见
《田登忌讳》作者:陆游
原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译文:田登忌讳别人提到自己的名字——登。他做了州官,在本州之内,只要听到有人叫“登”,不管说的是“灯”还是“蹬”,只要是谐音,都犯他的讳,要挨板子。
手下的人怕挨打,要说“灯”时,只好改口说“火”。到了元宵节,州里要放花灯与民同乐,得通知四乡居民进城来看灯,那告示是这样写的:“元宵佳节,本州照例放火三天。”
感
虽然,我们都知道古人对于名字的忌讳挺重视的,但,像这位官老爷这样如此注重自己的名讳还真的不多见。
真是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官本位”思想典范。相对于君子而言,“小人”的规矩便会特别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心怯”,这条条框框都是自己的铠甲,保护着孱弱无助害怕受伤害的内心。
据说王阳明先生临死前,弟子问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他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想想他面对宁王朱宸濠的十万叛军,什么也没有,边走边想对策拉队伍,居然毫无悬念地平叛,所依仗的只有那颗强大的心脏。
可以说自龙场悟道后,他就战胜了唯一的对手——自己。此后,身心交融,身随心动,随心所欲,天下无敌,没有人再能够战胜他。还记得杨绛先生那句话:“世界是自己的,跟别人毫无关系。”
思
这绝不是让我们封闭自己,而是更深入地和自己连接,更深入地和这个世界连接。心是身体最明智的向导,我们只有关照好它,才不会在人生路上迷失,也才会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王阳明无论平叛还是剿匪,阴谋阳谋层出不穷,每一个决策都恰如其分地恰到好处,有效且有力。他从来不会被外界的事和人迷惑,更不会被所谓的道德和规矩束缚,总是能够洞若观火,直击核心和本质,因人因时因势采取行动。犹如对待敌人一般,绝不手软,该杀则杀该放则放该笼络时就笼络。
当我们遵从内心,就会找出那条最好最适合自己的路,会无招胜有招,一切艰难险阻均化解于无形间。
行
修“心”要点是低点,更低点,不要高高在上,更不要像文中田登般刻意为自己和周围环境设置障碍。古人说上善若水,让心如水般往低处沉。
记得《平凡的世界》中有个小故事:城市里公交车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三令五申毫无起色。新来的市委书记只做了一件事,带着交通部门所有领导亲自去挤公交车,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些大医院排队挂号的壮观场面,下面有网友调侃,如果领导们生病都需要去医院排队挂号,医院条件早就改善了。
再说普通人,为什么会有路怒症,会有网络喷子,就是因为我们和人群、和社会之间有了障碍。这些障碍把自己架起来,让心飘浮在半空中,让我们自以为是地自鸣得意。
双脚如果没有踩在坚实的地上,就有可能摔跟头,飘得越高摔得越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