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原文】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简单翻译下:《易经》这部书非常实用,不应当离之太远,应常放在身旁、左右。其所讲的大道规律是灵活变易的,并非固定不变的,事物的发展运行在每卦的六爻间,上下无常变化,刚柔互相变易。《易经》之道在于变,不能执着于刻板的典籍,要随时依天道变化而懂得适应的道理。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简单翻译下:其变化规律在内卦、外卦的出入进退之间,时刻都要有惧患意识。要明白忧患以及历史,易经里虽然没有师保,却能像父母亲临其境进行教育一样。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简单翻译下:这里的揆读kuí,是揣摩测量的意思。最初揣摩卦爻辞的义理来事,形成典籍法则。易经之道自己不能行事,得靠人守道行事,能坚持遵循大道行事,也不枉易经之道的盛行!
【心得体会】
本章系辞总结了易经之道的学习方法和应用之道,重点提到爻的变动,再次强调易经的核心是变动,就像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说“《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
这里的“周流六虚”指易经每卦的六个位置,分别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和上爻;“上下无常”指爻的上下位置循环不是固定的,比如泰卦是小往大来,否卦却是大往小来;“刚柔相易”意思是爻的刚柔性质也互相变易的,刚可以变柔,柔也可以变刚。
但是这些变话也不是乱变,而是有典常、有不变的规律,因为要参照历史变故,寻找其规律,懂得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总得来看,本章囊括了易经“变易”、“简易”和“不易”三层核心,在“变易”中发现“简易”的规律,这也是易经爻的重要作用,变化的爻才是最“不易”的核心,正所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易经是最强调变化、发展,重视辩证统一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