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篇谈到的物质激励一样,这里的精神激励,是激励用户去贡献的方式,多见于用户类产品。那些O2O贴钱的事就别往里掺和了,那是为了拉新客,两者不是一回事。
精神激励,是通过满足用户的情感诉求,达到用户持续贡献的目的。是内在的、无形的激励,与物质激励相对应。
主要有三种方式:互动、展现、特权。
1.互动
互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关注、回复、赞、转发,是人与人沟通行为的产物。
《社交红利》里有一句话我很认同:互动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激励。用户会因为产品给他带来的互动,留存或持续贡献。不管他是明星专家,还是精英小白,都一样。
虽然姚晨在新浪微博上不搭理普通用户,但实际上激励她的就是这些规模化的小白,因为在不断的评论转发着。试想如果没人跟她互动了,她还有动力玩下去吗。
做好互动,有三种方式。
①通过在大流量位置曝光,转化为互动。一般通过人工推荐或机器算法两种方式实现。人工推荐,比如新闻头条;算法推荐,比如榜单。
对于大流量的产品来说,运营的价值是通过这样的流量分发实现的。在高曝光高流量的位置,推荐什么内容或人,不仅体现产品调性、塑造产品氛围,还会激励内容贡献用户,也是优质内容的标准。
②运营参与互动。这种情况多用于冷启动阶段,因为用户量少,所以用户收到的互动量就更少。运营人员必须要冲上去,自己玩起来,甚至需要多个马甲,轮番与用户互动,满足贡献用户的互动需求,才能留下第一批种子用户。
然后,再引入更多用户,参与到内容贡献和互动中,形成内容贡献和内容消费的闭环,把雪球滚大。
③机器自动分发。举例,有天你刚完成一个产品的注册,就会有粉丝关注并和你打招呼;或在你沉默未启动app的时候,会push告知有人向你搭讪,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机器分发的。
事先准备好有个人资料和头像的帐号,一般是美女美男,然后针对新注册用户和N天未启动用户进行分发。
新用户第一印象会觉得这里氛围很好,提高留存甚至直接拉动互动;针对沉默用户,也给了启动app的理由。
2.展现
把用户或内容放在页面的重要位置,体现对其的表扬或奖励。就好比我们上学时,学校公开贴出年级前十名名单,上榜的人荣誉感爆棚,对他们来讲是一个非常给力的激励。
这里说的展现,和上文『互动』里的第一种方式,从最终形式上来看是一样的,都是把人或内容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但从用户需求点来说,两者是不同的。展现,就像公告栏里的优秀员工照片,就是依赖这个去达成激励;上文说的互动,是通过展现转化互动量,仍是凭借互动激励的。
具体做法没什么可说的,说一下存在的问题。用户对于『展现』这个激励方式,很可能没有感知,没有后续具体的感觉。毕竟展现只是停留在纯表象,带不来任何结果,哪怕是个人页面浏览量这样的数据变化。
之前在百度,我曾经把知名律师的个人信息放在页面右侧,日UV至少百万级,很用心的争取到这个资源,但律师们没什么反应。因为他们要的是能接案子,对UV没概念,这百万UV不能从他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没感知,算是一个风险点。
3.特权
商务舱可以优先登机、迅雷会员可以加速、QQ的红色昵称、京东的免运费、贴吧吧主的删帖置顶权限,这些都是特权,是少数或付费用户才可享受的更高级别服务。
特权是按照明确的标准,将特殊用户从普通用户中区分出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满足这部分用户受尊重的需求。具体可见下图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把产品可以提供的服务做分层的划分,把基础的、可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服务,免费提供;把需要消耗资源的、高精尖用户关注的、更优质的服务,有条件的提供给用户。这个条件,可以是付费,也可以是要求用户贡献。
公示获得特权的条件,就相当于创造了又一个玩儿法,让用户顺着竿儿往上爬就行了。剩下要做的就只是,在各个重要的位置『显摆』特权,强化全体用户的认知,勾引起用户对特权的向往之情,不管他有没有能力做到。
最后,出道题。抛开能力不说,对于我这样努力持续写文章的人,你们觉得怎么激励我最合适?简书有打赏和喜欢的功能,可以选择任一来激励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