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不管教的勇气》第一章,感觉很有收获,对自己的育儿理念有很多启发。
以前,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要“该批评的时候批评,该表扬的时候表扬”,可是,作者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批评和表扬都不是好的育儿方法。批评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当孩子正确做事得不到回应时就会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以获得关注,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被关注的需要;批评的效果只是暂时的,孩子是因为害怕而停止问题行为,而不是因为被批评,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消极懦弱的性格。同样,表扬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长期因为表扬而做正确事情的孩子,一旦没有了表扬,他就失去了好好做事的动力。无论批评还是表扬,我们都没有把孩子和我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是一种不对等的,以上对下的姿态。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正确的做法是既不批评也不表扬。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由孩子自己为自己负责。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就拿孩子在公交车上保持安静这件事情来说,如果孩子在公交车上吵闹,我们可以提醒他:“你的声音听起来很响,我担心会吵到其他的乘客,你觉得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而不是直接进行愤怒的批评。同样,如果孩子做到了保持安静,你可以跟他说:“谢谢你在公交车上保持安静,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乘车环境!”这样能让孩子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孩子的某些不正确行为采用体罚的方法。事实上,体罚是没有意义的,他只是一种报复行为,而且常常伴随着愤怒。我们只需要教会孩子好好表达,告诉孩子,只有在他用语言好好表达诉求的时候才能答应他们,而不是用哭闹、耍赖等方式。在这一点上,我有深刻的体会。我儿子以前半夜上厕所是不说话的,只是会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当我问他怎么了?是不是想上厕所?想喝水?他也不说话,只是继续“嗯嗯啊啊”。后来,我跟他做了约定,需要我的帮助时一定要明确说出来,我才能帮助他,后来他就慢慢开始说话。几次以后,他就变成主动说要上厕所,没有了中间“嗯嗯啊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