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100天复盘在1月3号结束了,磨磨蹭蹭的今天写感悟。时隔一个星期,现在回想已然没有当时的激动和起伏的心情,但此刻的内心是平静的,用审视的角度看前面的复盘。
我的自信来自哪里
人是矛盾体,有时非常的自信,有时候又常常怀疑自己。
最近,突然挖掘出了我的自信源泉,复盘反思让我进入了一片新大陆。彭彭一直说要有莫名其妙的自信,可有时候太自信了就会去想,哪里来的这么多莫名其妙呢,然后怀疑人生不可自拔。
回想20岁之前的生活,塑造我的自信的事件有两个。还记得人生中的第一次比赛是三年级学校组织的成语接龙比赛,比赛最后我和4个同学在毫无准备的情况获得了三等奖。这次比赛给了我很大的信心,面对难题虽有畏惧,但还是选择去做。
第二件自信的事是关于我的手写字。每到一地,凡是见过我的字的人都会说:哎,你写的字挺好看的啊。你的字写的还不错啊。我想我的自信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无数夸赞长期的给予我支持,让我在一次次的波折中继续前进。
从这两件事情再回看四年大学时光。学电子信息专业后,我经常的陷入自我怀疑的痛苦中,学的时候感觉难度非常的大。高数和物理学是我的弱项,脑子常常转不过弯来。看到舍友考出高分,而自己每每低空飘过,自信心很受打击。我能够坚持学完四年,有赖于同学们夸我的字,这让我一次次的鼓起勇气继续学下去。
回顾审视后发现我并不了解当时所选的专业,学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以前的我只是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感兴趣,而对创造电子产品,深研信息科技并没有深入了解的想法。
真实世界和你所想的不一样
复盘以来,打破了这两个认知偏差。
贪多,高估自己
自以为是,太想当然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发现我和很多人一样,总是高估自己,自以为能做到。实际上每天定下来的任务,总有一两个没有做。刚开始复盘写明日计划的时候,恨不得排上十个八个的任务。实际做的过程中,才真正感受到人并不能将精力一直保持在高潮时刻。懈怠、懒惰、放松、想休息的想法时不时从大脑里蹦出来。
我是SCD型人,S相对高一些。在做事时更偏向于做一阵休息一阵的方式(类似于番茄工作法),但我同时又不是一个特别守规则的人,有时候一休息就控制不住的想多玩会儿。每次休息的时候自以为休息到点了能做下一项事情,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我不怎么用番茄工作法,就是因为休息的时候不守时。用任务清单反而做事高效些。
人啊,某些时候不能太相信自己,合理的安排事物不仅仅考虑当天的工作量,还要考虑环境、情绪等多方面的因素。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景,大家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时能够控制的住,有时不能。
道理我都懂,就是过不好
我们常常听到“道理谁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的话。为什么会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想我们过的是自以为懂的幻觉生活。
看到、知道、和做到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看到了实际没有记在心中,晃晃眼就过去了。知道是记在了心中,但做事的时候想不起来道理,还是凭以前的经验和直觉做。做了某件事想的起来能用哪个道理哪个思维模型,这样做到才算是理解了,懂了些道理。
“看到”和“知道”在我看来还是处于不懂的阶段。大部分的人停留在知道的过程,不停的学习上各种网课参加各种社群。有的人尝试过实践过,发现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便放弃了。浅尝可止的尝试并不能让我们完全的懂“道理”。复盘以来我发现懂得一份道理,它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去做,长时间的停留驻足。而有些道理的的确确需要一生去践行,像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就是如此。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说,他经常会在早上花2个小时来反思。看到这里我的内心非常的震撼,反思复盘竟然用了2个小时之久。对比自己每天写的复盘,每天用了30分钟,多一点时是40分钟。此时,我意识到自己的反思远远不够,没有回看日常的选择和决策,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好的一点是,复盘以来行动力大大提高了,情绪也得到些控制,渐渐的学会设立目标学会规划每一周。
独处时照顾好自己
记得海峰老师在DISC课程上常说的一句话是:独处时照顾好自己,相处时照顾好他人。一开始听到这一句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独处时照顾好自己,这不就是复盘在做的事情嘛。记录、回顾、反思、对标,每一步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照顾好自己。
【情绪模块】
回顾当日情绪,接着带着好奇、耐心,去觉察其中一种情绪的浮现。
哪些情绪常常影响着你?它是如何影响你的呢?
今天请微笑着看一些积极有趣的事,比如看电影、书,或是别人的生活状态。
上面是我在100天复盘营里设置的情绪模块的三个问题,原本是将100天分成了7个模块进行的,后来只进行了3个模块,三个模块中情绪模块占了一半的时间。
这里必须要承认下错误,因为我的管理不当导致后面的模块没有践行。情绪模块进行到第三周时,我想了又想,看了看还没有进行模块(工作事业、亲密关系、身体健康、成长模块),再三思虑觉着还是继续情绪模块会更好。因为当一个人的情绪一直处于平稳状态时,其他地方的问题会随着时间得到解决。
秋叶大叔说很多时候难在辛苦是搞定别人的情绪。也有很多时候时间浪费是因为你把时间用在和自己对抗,生别人的气上面了。生气改变不了什么,但特别影响自己情绪做事。
大部分人在伤心、难过、郁闷、压抑时一点都不想做事。对,没错,以前的我就是这样的,现在的我正在慢慢改变这一点。不去和情绪做对抗,而是把目光放在解决问题上面。当我们做完事转过头来看心情,你就会发现心情平稳了很多,其实也没什么好生气的。
我是眠溪,终身学习者,一位寻路的手艺人,活成一束光照亮更多的人。
欢迎你加入终身学习者行列,我们一起成长。
一点金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