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选择,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要做我们热爱的事,发自内心的热爱的工作。把自己的职业和嗜好结合起来。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无论你选择了多么热爱的方向,你就面临着80%的你并不喜欢的工作部分,然后我们又得到了第二条心灵鸡汤,就是为了20%我们热爱的事而其余的80%不喜欢的事是对我们的磨炼。但真的是这样的吗?至少我曾经深信不疑的,选择工作一定要和自己的兴趣挂钩这件事,真的没有问题吗?
职业的反义词是什么?大概我们都想不到,职业的反义词是嗜好,对,就是那个我们认为应该作为确认职业方向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的嗜好。但是职业和嗜好本身就是一对反义词,本身就是事物的两面,我们又怎么能在完全对立的方向中得到统一呢。如果我们强行把职业和嗜好放在一起,会不会,最后我们会对职业失望,也对嗜好失望呢。依据兴趣去选择职业方向,会不会本身就是伪命题呢。
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跟随兴趣的指引的确可以事半功倍,但那样的事半功倍是存在于我们的嗜好中的。就是在嗜好的体系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职业的体系里未必是的。就像我们会说跑步是反人性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有兴趣去跑步呢,因为跑步是一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的事情,我们在跑着跑着的过程中,逐渐开始热爱了这件事。但我们的动机最初真的是因为热爱跑步吗?不是吧,我们最初的动机是因为跑步是一件对我们有益的事情。我们是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开始热爱了这件事情。如果现在科学研究发现说,跑步不是一件对人身体有益的事情,而是一件对人身体有损害的事情,那我们还会热爱跑步吗?恐怕不会吧。
是应该先确立职业目标,再把职业变成嗜好,还是应该依据嗜好,再确立职业目标。这个命题,本身就跟是应该先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得不出结论。但是我们可以从结果往回去做推演。曾经我的观点是应该依据嗜好,再确立职业目标,但现在我的观点上是,应该先确立职业目标,再把目标变成嗜好。原因是,我们确立职业目标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大都是一些理性的因素,是基于这件事本身是有益的才会去做,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再去培养成自己的嗜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的话,我们依据自己的嗜好去选择职业目标,我们的嗜好到底能否变成职业目标是一个问题,我们的嗜好变成职业目标后是否是一件有益化最大的事也不确定,这更多的依赖于个人的考量,把嗜好变成职业,需要很高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把职业变成嗜好会相对简单,而且风险也会小。
职业和嗜好是反义词,但我们可以将之融合。但在选择和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忘记,职业和嗜好是两边的。在不同的状况下,依据自身的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侧重方式,某些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职业,某些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嗜好。但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将职业和嗜好合二为一,那就需要具有高超的能力,否则,很有可能,我们即失去了职业也失去了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