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倒春寒,真是冷得可以,每年最难挨的时节,莫过于此!
晨起,老天阴沉地耷拉着脸,一副爱理不理地样子。窗外假模假样地飘起了雪,星星点点,刚落到地上房上就已化得只见个小小的水渍,有时甚至连水渍都不见,倒是朋友圈的雪飘了很久……
“冬冷不算冷,春冷冷死 * ”,这个“ * ”我连拼音都没法标,有点发 ” ang " 的音,又不全是,发音时,震动声带,气息却从鼻腔走,这是方言的奇特之处。
儿时,每到这个时节,祖母都会念叨起这句,这个音用以表示猫猫狗狗的幼崽。整句是指,小动物能熬过冬天的严寒,却往往要冻死在倒春寒的日子里。想着令人心生不忍,但又能很形象地想象出这春冷之寒,老百姓的俚语总能在浅俗中一语中的。
上海的冷是阴冷湿冷,冷到从汗毛孔里透出来的,即便捂得再严实,在没有空调的室内,依然冷得令人缩脖耸肩,很是有冰冰凉,透心凉的味道,令人神经反应也变得迟钝许多,做起事来自然亦不太利索,有时甚至懒得动弹。
都说北方的冷,是干冷,二十多天前去北京,真真切切感受了一把:凑巧这天也飘起了雪,不大,却要密集一些,飞飞扬扬地,衬着一抹红艳的宫墙,很有古意。在什刹海,沿着河道走了一路,除了因拍照握着手机的手被冻得发红,脸上冻得有点麻木,体感上却没觉得太冷,裹着在上海时穿的同样厚实的棉衣,走了很久,依然未觉得冷。看看气温,明明也才四五度,居然体感差异如此明显。不得不说,祖国甚为地域辽阔,这冷,都地域分明。
冷啊,冷啊,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365天百字文 #201700209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