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作家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是一个极具反叛意识的艺术家。他不满爱尔兰社会的暮气沉沉,二十二岁即离开都柏林,此后几乎没再回过祖国。他虽然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是从事教会活动的优秀人才,却因为对教会不满,不仅远离教会,还在作品中对代表教会的牧师进行了严厉的讽刺。再则,他虽然谙熟写作之道,却不愿迎合大众的口味,拒绝给庸俗杂志写稿,宁愿拖家带口流浪于法国和意大利,最终贫困潦倒地客死海外。不过,时间证明了他的价值。在他的《尤利西斯》出版之后,评论家即发现了他。直至今日,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几乎无人没听说过乔伊斯。
作为作家,乔伊斯不算多产。这不是因为他懒惰,而是因为他过于追求创新,太在意作品的质量。纵观全球,就对于作品质量的认真程度来说,只有法国的福楼拜可以跟他相提并论。
乔伊斯一生只写过五本书,其中第一本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里面收集的主要是一些不太成熟的诗。乔伊斯最具影响力的是那卷意识流经典杰作——《尤利西斯》(Ulysses)。但迄今为止,全世界真正能看懂他这本书的人,不超过二百个!
整个一生中,他的作品一本接一本地与畅销书沾不上边儿。连他自己都承认,他的小说远远没有劳伦斯的小说那么好卖,尽管骨子里,他根本瞧不上同属意识流作家的劳伦斯。
中国现在有两个版本的《尤利西斯》,译者都是高手,出版社更属国内一流,但同样的,读者量让人眼镜大跌。
乔伊斯了解自己的境遇,也了解自己作品的价值,所以在写作《尤利西斯》的时候,他就预测说,他的作品够专家学者研究二百年以上,从而养活一大批教授。《尤利西斯》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八十余年,从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发现,关于这本书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足已证明,他的话正在成为事实。
纵观乔伊斯的创作过程,你会发现,从早期的现实主义描写,到后来的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他一直在进步。这种进步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他凭借个人的非凡才能,把西方文学的表现手法推向了一个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作为一个作家,乔伊斯早期受到过前辈作家的影响。比如,他喜欢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作品,跟易普生本人通过信,表达过自己的崇敬,承认过易卜生对自己的影响。再有,他的第一部小说《都柏林人》明显地受到了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Winesburg, Ohio) 的启发。最明显的表征是,在《小城畸人》中,安德森用二十二个短篇描写同居一地的普通人的生活,这些人彼此认识。乔伊斯在《都柏林》中同样以十五个短篇描写了都柏林人及其平庸的日常生活,这些人精神特征相同,生活环境相同。不仅如此,安德森的倒数第三篇短篇小说是《死亡》,乔伊斯的最后一篇短篇也是《死亡》,这绝不可能是一种巧合。
尽管受到过前辈作家的影响,乔伊斯却没有匍匐在前辈的阴影中。比如,在《都柏林人》中,与安德森在故事描述方面采用的全知视角不同,乔伊斯故意放弃了全知视角,对小说中的某些事件只给予暗示,而不明说(比如《姐妹们》中弗林神父的瘫痪原因,以及弗林神父的娈童癖)。此外,作为作者,他的叙述视角有时是儿童式的,有时是少年式的,有时是成年式的,而且在最后一篇小说中,他以意识流的手法,直接呈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意识,所以这些手段,安德森都没有使用过。再则,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拒绝以作者的身份进行主题阐述,而是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让主人公实现“顿悟”,这更是他的独创。
如果说在起步阶段乔伊斯就已经开始了创新,那么在《尤利西斯》的写作中,乔伊斯则更是成为文学运动的先锋,完全抛弃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写法,从头至尾予以成熟的意识流式的呈现,以至于一本描述平凡人三天生活的小说,竟然成为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在《尤利西斯》的写作中,乔伊斯把笔触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意挖掘了人物的意识层面,以至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确定正在阅读的内容是属于现实世界的,还是人物意识层面的。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不仅如此,既然要呈现角色的意识,就必须使用角色已知的知识和曾经的体验,这无疑又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以至于,读者在读完《尤利西斯》之后,常常处于对故事情节的无法把握状态,至少我是这样的体会。
乔伊斯说过一句世界级名言,“我的美学是流浪”。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正因为此,乔伊斯穷其一生执意创新,不顾作品的销售量,不顾一家人生活上的困顿,不顾因为眼疾几近失明所带来的苦痛。
好在,乔伊斯仍然是幸运的。首先,美国著名诗人庞德发现了他,高度评价了他的作品,并促成了《都柏林人》的出版。此后,《尤利西斯》的出版更是得到了评论家的广泛认可。及至今日,他的作品不只是受到了文学界内部人士的推崇,更是受到哲学家、语言学家、科学家的推崇,以至于今天的乔伊斯已经被确立为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