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收到一张喜帖,新娘是我认识多年却素未谋面的网友。
我们是在闲鱼奢侈品鱼塘里认识的,因为品味相似,聊得投契,就加了微信。
她那时候在墨尔本,我在悉尼,我们经常交换新款到店的信息,后来也开始聊学习和生活。
她比我晚一年到澳洲念书,读了一年预科,顺利考上了墨大。她的父母经营了一家金融借贷公司,风险大收益高,从小就让她过上了同龄人无法企及的奢侈生活。
相貌姣好、家境优裕、成绩优异、聪明有趣,但她一直单身。问其原因,她只说还不清楚哪种男生适合自己,又不想随便找个人打发时间,不如一个人干脆利落。
两年前,刚读完本科准备申请研究生的她突然回国,朋友圈没有一丝动静,闲鱼却热闹非凡。几天之内她上架了几十个宝贝,有包、鞋、首饰、衣服,其中不乏她最喜欢的款式。
我隐约猜到了什么,试探性地问她最近还好吗,她秒回我——
“我挺好的,但我家破产了,哈哈。”
我一惊。
金融借贷这个行业本来就是踩着钢丝赚钱,资金链一断,再多的钱一夜之间也会蒸发不见。她父母的公司因为收不回一笔巨额欠款,挣扎了几个月后宣布倒闭。很多亲朋好友的钱也放在公司里,她家只能把资产变卖还债,房子、车子、古董,乃至她母女俩衣柜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那现在窟窿补上了吗?”
“把这些卖掉,就差不多还清了。对了,你要不要买?”
我最终买了一只几乎全新的LV旅行袋,并劝她不要伤心。
不久后她去了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与此同时,她开始注册各种相亲网站的会员。
有天半夜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最想要的当然是钱,很多很多钱,如果没有钱,再好的爱也会变得脆弱。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刚准备留言,发现她把这条删了。
没过多久,她的朋友圈又热闹了起来。秀场款的Dior手袋,人均3000+的顶级日料,马尔代夫白马庄园的度假照片。
我问她:“你爸妈东山再起了?”
她说:“那倒没有,只是找了个有点钱的男朋友。”
她看我没回,又发了一句——
“你是不是觉得我变成捞女了?”
我赶紧回,“没有没有,但你不是一直都不想随便找个人打发自己吗?”
“我现在也没有随便找个人啊,一般相亲见三次,条件、感觉不合适就拜拜了,咖啡都是AA的。而且,Kenny,哪怕我是个捞女,我也比绝大多数人都努力。”
“你见过哪个捞女会帮男人写商业竞品分析报告吗?他翻了两页资料就睡着了,我连夜看完几十页英文报告,归纳总结分析,比我上学时候都用功,还做了中英文双版本的PPT。他醒了问我怎么起这么早,我把电脑往他身边一推,他吓了一跳。”
“还有那次,他秘书搞错了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日本来的客户在机场大厅生生等了两个小时,司机赶过去的时候人家脸都绿了,决定第二天就回日本。他说客人爱喝一个什么鬼牌子的大吟酿,整个上海都买不到,我从古北跑去浦东又去五角场,找我认识的酒吧老板,一个个去他们库房里找,最后还真被我找到了两瓶。打车送到酒店帮他赔礼道歉,还被日本老头揩了一把油。”
“只会卖弄风骚,把时间精力花在‘怎样才能让男人给自己买个更贵的包’上,而不做任何具有真正价值的努力,那才是捞女。但男人可没有那么傻,能用Gucci打发你,干嘛要去配货Hermes?”
真是一针见血。
“我家现在落魄了,但好歹也富过。现在我想重新回到那个阶层,并且站得更高、更稳。所以,我要嫁一个身家丰厚、事业有成的男人,并且帮助他、支持他达到更高的地位。再不济,我起码会为他撑起后方,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奋斗。”
我发了一个拥抱的emoji给她,真心祝福她心想事成。
婚礼邀请函上,她无名指上那颗鸽子蛋一般大的水滴形钻戒熠熠生光,可也没有她眼神里的光耀眼明亮。
即将和她走进婚姻殿堂的男人,是某科技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她15岁,温柔体贴,极具才干。离异过一次,有个8岁的儿子,将和他们一起生活。
我问她:“你想好了吗?不怕别人说你是‘捞女上岸’了?”
她说:“如果没有那样的财富和地位,他也不敢递上求婚钻戒吧?别人的嘴我封不上,反正我想要的都得到了,他需要的我也能给足。我们幸福美满,这才最重要。”
她还是那个她,自信十足,魅力十足。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清楚该如何获得。
她说接下来要开始学习怎么给别人当妈了,哪怕是后妈。
我相信她的人生一定会越过越好。
在她翘首以盼的舞台上,经营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并且,永不服输。
原文来自个人公众号:肯尼说(ID:kennytalking) 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