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在防沉迷游戏、保护未成年人的这条路上,能够有的规则,都已经有了。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除此前报道的未成年人单次游戏充值不得超过100元外,《通知》还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
但大多数游戏圈内人都很清楚,这样的封堵所能达成的效果并不强。
都不说拿父母手机、长辈身份证和用照片突破游戏的人脸识别之类的招式,就是游戏业自己,能否真正全盘做到晚10点“拉闸”,都很难说。
别的不去提,就说在社交网络里随处可见的各种小游戏,啥时候要验证用户身份了。至多只是用社交账号快捷登陆一下,就算“验证”了……
话说,这其实就是为了方便“拉客”。
似乎这个从电游开始出现后,就一直困扰的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校园边的“三室一厅”),没太多办法破解?
或许,程序员们应该做点什么。
当然,并不是说,一上来就励志,为孩子们开发出一大批寓教于乐的教育游戏、功能游戏。
如果,那么容易达成,早实现防沉迷了。
想起了年初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个故事,某词典App的开发者,由于在辅导自己孩子功课时,发现现有纸质字典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开发了一款少儿词典,结果除了市场反应不错外,也兼顾了自己带孩子的偷懒需求。
类似这样的故事,其实程序员的世界里发生过很多。
我有个做游戏程序员的朋友,升级做了最强奶爸之后,我去做客。结果发现他坚决不让孩子触摸智能产品,而且坚决自己不在孩子面前玩游戏。理由很简单,自己小时候游戏成瘾,就想到这种方法来做物理隔离。
可有用吗?朋友自己都很无奈的一摊手——聊胜于无吧。
但为何不能自己动手,来为孩子去做点什么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
另一个程序员朋友就自诩在多年前成奶爸后,就参加了谷歌在2015年推出的“为家人而设计”(Designed for Families)项目,每年为自己孩子打造一款适合他成长所需的小游戏。只不过,好像整个游戏也就只有他孩子在玩。
不过,为孩子研发游戏这档事,却未必不可为,且姿势很多。
比如在2018年初,就有4支青少年游戏创作团队共30余名小选手在北京参加了2018全球游戏创作大赛,以编程马拉松的形式,尝试在48小时内开发出一个全新的游戏。
这其实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尽管背后关于少儿编程的商业化意味有点浓郁。
但为何不可以考虑,让孩子参与到一些游戏的建议中,让孩子在游戏里的体验,在正方向上得到最大优化,而不是一味的氪金呢!
至少,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宣泄途径,让一部分对游戏有兴趣的少年,把游戏成瘾宣泄到游戏研发成瘾中,进而达成一些学习所需的成就。
某非营利国际组织就在曾试图如此做,在全球50多个地区举办青少年游戏开发活动,鼓励18岁以下的游戏开发者……效果如何,不评价。但这个姿势或许能够给各种国内“程序员”们一些启发。
至少,比让孩子沉迷游戏有价值,也比当下市面上流行的少儿编程课程,更真正让孩子能正向获得“能量”,您说呢。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19年11月22日《乐游记》专栏256期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