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PIXIU
米勒出身贫穷,年少时就显出极高的绘画天赋,幸好有父亲和祖母的关照,一心支持他学画。他的画反映的全是下层穷人的生活和乡村劳动之美。在当时,这是被专画圣经故事、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宫廷贵族生活的浪漫主义画派所不齿的。
等亲人们去世后,米勒家里穷到没有一粒米,还欠了一身债。最惨的一次是,妻子下个月即将临产,他饿着肚子,几个儿女嚼面包屑度过4日。当时,幸好有官家送来100法郎,一家人才得以活命。他把自己最心怡的作品《拾穗者》卖了几法郎,后来该画被一个美国人以10万法郎买走。另一幅名作《晚钟》,几经辗转也流到了美国。米勒死后,法国政府花了75万法郎购回,作为国宝收藏。如果用这75万的零头5万法郎来回报画家,足可以让他一辈子生活的优渥无虑。这就是上天给这位大画家留下的悲哀!
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也是“巴比松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推进19世纪写实主义画风的崛起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梵高一生崇拜米勒,把他当作艺术上的偶像,灵魂上的知己,临摹米勒的画长达整整10年时间。米勒究竟是凭着一颗什么的画心,感动和影响了后人的?让我们从丰子恺先生所著的《无用之美》中,整理介绍米勒的故事如下:
(一)童年的温暖(18岁前)
1814年10月2日,法国诺曼底半岛,偏僻荒凉、民风淳朴的格鲁什村(Gruchy),有一户世代为农的家庭,让·弗朗索瓦·米勒就出生于此。
米勒的父亲虽是一位农民,但喜欢音乐,也爱美术。他歌唱得非常好,每当农田空下来,就把村人召集到一起,教大家合唱。有时候,他在水洼边捞一块湿泥,很快就能做出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小泥人;还喜欢用木头进行各种雕刻,手工精巧,物象逼真。米勒童年时看着父亲的所做所为,心里十分欢喜。这位父亲还常常领着米勒到野外,教他辨认各种花草。遇到好的风景,就指给自己的孩子看,告诉他美在哪里。米勒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成长的。
第二个对米勒影响很大的人是他的祖母,她是一位虔诚勤劳的天主教徒。米勒自幼跟祖母住在一起,每天早晨天刚亮,老人便早早把米勒从被窝里叫醒:“我的小弗朗索瓦,快起来吧!如果你知道鸟儿歌颂圣地的荣光已有时日,该有多好!”然后,告诉小孙子今天应该做什么事,读什么书。可见,她是一位很了不起又令人尊敬的祖母。虽然米勒出身于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却不乏欢乐、友爱和温暖。
米勒是八个孩子中的老二。每天上午,他和姐妹们一起到田里帮家人劳动。下午回到家,就跟祖母念书,听她讲《圣经》里行善的故事。就这样,那些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感,在米勒小小心灵里扎了根,等待着有一天表现岀来。
10多岁时,米勒的绘画天赋就渐渐显露出来。他常捡一段木炭条,藏在兜里。种田休息下来时,拿出炭条,在石头上描来画去。画什么呢?画牛羊的样子,画乡邻们在田野里干活儿的情形。吃过午饭,别人都在午休,他悄悄溜出门,拿了一个本子,跑到野外去画画。一句话,平时凡是他喜欢的,或者说是让他感动的人、物、事、情景,他都想画下来。他从没学过绘画,却画的随心随性,一天比一天好。
有一天,他在田野里看到一位老人,他吸引了米勒。可惜,那天米勒没带炭条和纸张,于是停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回家后,他把老人的样子画出来,交给父亲看。他的父亲一眼就认出了画中人是谁,异常惊喜,不住地发问:“孩子,真是你画的吗?是坐在老人面前画好的吗?”
“不,今天上午,我在田里见过他,下午回家才画出来。说实话,我把他的样子牢牢记在了心里。就是这样。”
父亲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一把拉过儿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好孩子,从明天起,你不要到田里干活儿了,在家用功画画吧,我要带你到城里去拜师学艺。”
米勒受到鼓励后,更为用功。没过多久,就画出两幅原创的想像画来。也就是说,不是像学校那样对着石膏、真人、真物去描画,而是把自己头脑中想像的样子画出来。当时,米勒还是一个10几岁的少年,而且从没学过绘画,但两幅画画的非常有气度和深意。
第一幅是《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1831)。在这幅画里,秋收后的田野草叶金黄,积了厚厚一层,羊群在大口大口地吃食,牧羊人拄仗立在暮色里,神情严峻,默默地守护着。他守护什么呢?与其说是他的羊群,不如说守护的是他的美德和心中的希望。这就是米勒要表达的心声。第二幅是《驼背的人》,画的是冬天的半夜里,许多穷苦的人正在挨饿受冻,有一个驼背的好心人,拿了热面包分给大家吃。
这两幅画,震惊了他的父母,也震惊了乡邻。尤其在那幅《驼背的人》里,生活的辛酸、岁月的风雨、心灵的忧郁,全都刻在了那些被时光摧残的穷人身上。看了画的人,无不为之叹息感动。大家都说,这孩子如果不学画,会白白浪费了他的天份。
于是,米勒的父亲马上作出决定。“不能再等了,要借点钱,带着儿子到城里去拜师!”
这年,米勒18岁。在父亲的陪伴下,他走出农村,离开家乡,向瑟堡城而去。
(二)外出求学(18-34岁)
莫希尔( Mouchel)是当时瑟堡城最有名望的一位大画家。米勒前来拜师,请他教画。
先生看了米勒新近创作的那两幅画,沉思良久,没有说话。米勒的父亲有些担心起来,慌忙解释说:“先生,我的儿子一向在乡下种田,从没学过绘画,自己平时喜欢画点东西。他可以当您的学生吗?请先生指教。”
先生听了这话,看看孩子,又望望家长,叹了一口气。米勒的父亲顿时觉得没了希望,一定是自己的孩子画的不好,不配当这位名人的徒弟。
他一面向先生赔罪,一面连忙拉起儿子准备回家。这时,先生开口了。“你把这么聪明的孩子长久关闭在乡下,单叫他种田,你的罪过不小!”
听到此言,米勒的父亲又是惊喜,又是惭愧。从此,莫希尔先生成为米勒的第一位老师。
米勒的进步十分快。时日不多,画的就比老师还要好,先生已经没法再教他。于是,他又拜在另一位老师门下。
米勒23岁那年,传来一个好消息。他获得了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政府答应每年送200法郎,推荐他到法国最繁盛的都城-巴黎继续学习升造。这就是米勒在外求学5年换来的成果。
听到这个消息,他流了泪。一方面,为自己下一步能够到巴黎发展而高兴地流了泪。不幸的是,此刻,父亲已经无法为儿子祝福,因为他前几年离开了尘世,所以说米勒这泪水又是伤心的。想起小时候,父亲领着他在田野里辨认花草的情形;想起父亲告诉他如何欣赏野外的美景,如何发现它的美点所在,还有父亲一心支持鼓励他学画,借了钱,陪着他,送他外出求学的经历,一幕幕的往事犹如昨日,米勒悲不能禁。
“爸爸,您要是能听到如今的好消息,该有多么高兴!”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边流泪,一边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能辜负父亲的在天之灵。
回家不久,米勒就收拾好行装,准备动身前往巴黎。临行前,他的祖母吩咐说:“弗朗索瓦,既然你要当一位画家,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你要为永远而画,切不可忘记这句话!今后,要是让我看到你做恶人,我宁可看到你死!”这就是一位年迈刚毅、严厉而有见地的乡村老人对孙子的嘱托。
1837年,米勒来到巴黎,师从浪漫主义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Paul Delaroche),潜心学画。他还经常到卢浮宫参观,反复研究米开朗琪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风,从中吸取养分,临摹学习各种表现技法。每次走进卢浮宫的大厅,他都惊喜不断,像一只小鸟飞进山林幽谷里一般,连声赞叹:“我好像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艺术的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在巴黎,米勒白天学画,晚上坚持读圣书。圣书就是耶酥教导人们如何行善的书。他读一句,记一句,思考一句,时时想起小时候祖母给他讲《圣经》故事的情形,还有祖母要他“为永远而画”的告诫,因而变得越发用功。
渐渐地,他把绘画的题材集中在了乡村生活的写实上,但同学们都瞧不起米勒,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德拉罗什老师是一位严谨的学院派画家,尤擅历史题材的作品,不看好米勒的选择,所以他也看不惯米勒,常常斥责他。2年后,米勒离开了德拉罗什的画室,按自己的理想,独自去发展。是年,米勒25岁。
从此,他不再迎合任何人,开始了自己认准的艺术之路。他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对乡村土地的热爱,对农人的同情与怜悯,越来越喜欢画那些反映穷人生活的场面。米勒在巴黎呆了10多年的光景,在此期间他画了许多乡村题材的画,但没有人喜欢。无论他怎么推销宣传,巴黎的沙龙都拒绝展出。直到35岁,才有第一幅乡村题材的作品获准展出。
《筛谷的人》(1848),是米勒在巴黎沙龙上展出的第一幅乡村画。画中人是一个年轻的农民,衣衫褴褛,身子疲惫,正双手吃力地端着一个巨大的簸箕在筛谷,身旁还堆放着几袋没筛的谷子。他太累了,不得不用右腿抵住簸箕的底部,一遍又一遍地筛下去。如果不这样,怎能得到新鲜的米食?这个场面,看了让人很感动,但在展会上并未受到好评。
当时,法国流行两类画:一类是以圣经和神话故事、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的浪漫主义绘画;另外一类是女子的裸体画。对于前者,米勒认为它们只属于贵族上层,脱离贫民和现实生活,而且想像夸饰的成份居多。至于人们喜欢的裸体画,实在是一种庸俗低级不雅的时尚,只能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这就是米勒与众不同的见解。他虽然眼界高远,思想深刻,但并没有人理解他,都不看好他的画,所以大家都不买。
日子在一天一天地流逝,米勒的画技也在一天一天长进。然而,他的生活出了问题,连妻子和孩子们吃饭穿衣都无法保证。为此,他想尽了一切办法,用素描去换鞋子,用油画去换床换被,还曾给接生婆画过招牌,以便换点钱回家。最后,被生活所迫,不得不画一些流行的裸女画去卖钱,这是勉强度日的唯一途径。
后来,有一件事刺激了他,让他毅然放弃裸体画,完全投入自己所挚爱的乡村画的创作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米勒在大街上路过一家印刷店,见橱窗里挂着自己画的一张裸女画。有两个人正在议论它。
“这是哪个大画家画的?”其中一个人问。
“你还不知道?他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的裸体女子外,不画别的东西的米勒!”
很明显,他们只是听说过米勒的名字,却不认识他,不知道此刻站在旁边的就是画家本人。听到这样的评论,米勒当时就受到了刺激,如梦方醒。原来大家记住他的名字不是因为别的,完全是因为他的裸体画,没想到他在人们心中是这样的形象,真是丢人!
“米勒,既然你要当一位画家,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你要为永远而画,切勿忘记这句话!”祖母多年前的嘱托再次回响在米勒耳边。他像一个小偷似的,夹着尾巴溜回家。
到家后,一头倒在床上,像害了一场大病,无精打彩,默默地流了泪。妻子见状,来到床头,体贴地问了原因。米勒如实说了在大街上遇到的情形。最后,他说:“我以后再也不画裸体了,要一心为永远而画。但这样做,我们以后的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共贫穷?”
“我很情愿。亲爱的,只要孩子们不受苦挨冻,我什么也不怕。”他的妻子说。
很明显,米勒有一位伟大而又令人敬佩的贤良妻子!试想,换了一般的夫人,有谁不想天天吃好的,穿好的,过优雅舒适的生活?多年来,米勒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不但没能让妻儿跟了他享到一点儿福,如今还要准备遭受更大的苦难。听到丈夫这么说,也许许多女士早已无法忍受,大骂起来。“你这个没有出息的东西!不继续画裸体,钱从哪来,难道去喝西北风?一个穷光蛋,还怕什么丢人不丢人的,你……我早就看透了你!"
然而,米勒的妻子并非一般的夫人。后来,米勒成为一位让世人尊敬的大画家,之所以如此,除了要感谢他的父亲和祖母外,第三个人要感谢的人就是这位能够与他一生同甘苦、共患难、相儒以沫的伟大的女士。她的名字叫卡托莉妮。
晚年,米勒画了一幅画,似乎让我们看出了他的妻子的纯朴与贤惠,还有家里的生活状况。
《喂食》(1872),这是米勒去世前3年画下的一幅画。在门槛上,依次挨挤着大大小小三个孩子,他们在等待母亲一勺一勺地轮流喂饭。石屋的尽头,也就是画面的最右侧,隐约可见孩子的父亲正在地里劳作。无疑,他就是家庭的男主人。看到这一场面,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能引起共鸣,仿佛亲身感受到了生活的辛酸和母爱的力量。这位母亲的一举一动,饱含了对子女的无限呵护与疼爱。我们再仔细观察,会发现三个孩子的脸上,满是童真和稚气,显得无忧无虑。然而,在这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里,除了天真烂漫之外,他们又怎能体会到父母肩上的重担和内心的苦楚?
这幅画让我们看到了画家的心境,似乎又联想到了米勒的妻子卡托莉妮。她温情贤惠、相夫教子、不惧贫寒,甘愿与丈夫共患难,真是一位难得的贤妻爱妻!
刚才我们说过,米勒因为路遇他人的非议,发誓既使以后生活再穷再难,也不去画那些裸体香艳之作。无疑,这个选择注定了后面的日子不好过。
不好的运气接二连三来了。先是米勒的祖母突然去世,后来法国起了革命,巴黎又流行起黑死病,城内大乱。妻子和儿女们跟着他凄苦伶仃,生活毫无着落,在巴黎这样的大都市已经呆不下去,怎么办?
他们决定离开巴黎,搬到50公里外的巴比松小村定居。有一件好事,最终促成了这个决定。
前面我们介绍过的《簸谷的人》,有人花500法郎买走,这让米勒大为惊喜。因为有了这笔钱,才有资本带着妻儿搬家。于是,他和朋友夏尔·雅克商量后,决定一起去巴比松。当时,画家卢梭和狄亚兹已经在那里安家,米勒十分向往他们的生活。
借此机会,让我们简要说说巴比松画派的起源。巴比松是巴黎郊外的一个偏僻小村,邻近枫丹白露森林。村里有两家客栈,挤满了各地前来写生的穷艺术家,他们越呆时间越长,后来有人干脆定居下来。卢梭是第一个定居于此的画家,随着米勒和他的朋友夏尔·雅克的加入,后来巴比松的名气开始越来越大。他们把这里当作躲避战乱的伊甸园、静心写生创作的基地、心目中的桃花源。他们没有多少吃的,就在墙上画满各种食物和水果,看着这些食物和水果“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他们还经常坐在一起,讨论艺术的发展方向。就这样,享誉全球的“巴比松画派”在这里萌发和形成了。他们都崇尚自然写生,看不惯专画圣经故事、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贵族生活的新古典派和过份夸饰渲染的浪漫主义画派,尤倡导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写实主义画风。卢梭、米勒等7位创始人,被后世称为“巴比松七星”。其中,米勒有别于其他画家的地方是,他在自然画中添加了对乡村生活的挚爱、对穷人的同情、对工业化之后传统信仰和劳动美德的重新审视,因而成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就是巴比松画派的起源以及它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地位。
1849年,米勒离开生活了12年的巴黎,动身前往巴比松,有人这样记录了当时的情景: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同夏尔·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辆笨重的日式车,驶向离巴黎50公里的枫丹白露森林。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步行来到巴比松村。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里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啊!上帝,这里真美!”他又呼吸到了泥土的芳香,又听到了森林的喧响,他童年时神往的一切,又重新呈现在眼前。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米勒当时的心情是非常兴奋和激动的。这一年,米勒35岁。我们知道,在巴黎他的绘画在不断进步,生活却处处不如意,那么来到巴比松,会顺利吗?
答案是,情况非但没有改观,反而雪上加霜,此后他遇到了一生中最为艰难落魄的时期。
(三)巴比松27年(35-61岁)
. 在巴比松,米勒一呆就是27年,直到命终。在27年的风风雨雨里,按照他和妻子的约定,他放弃了裸体画,专注于描绘下层农民的劳动场景和悲苦生活。即使在日子最艰难的时候,从没有改变。
在这里,他一边和妻子种田,一边画画。为了节省开支,每天吃两餐,吃几块粗面包。柴不买,去野外砍柴拾柴。菜也不买,自己种。小时候,家人为了支持米勒学画,甘愿让他放弃农活儿,用功画画,如今这个农民的儿子,为了生存不得不又回到农田上,荷锄举杵,艰辛耕耘,做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夫。
在这里,他始终没有忘记祖母活着时的告诫,“你要为永远而画”。颜料和画布的价格太贵,就少画油画,多用木炭条画画。他常常就地取材,自己用柳条烧制木炭条。画布也不买,只在纸上画,因为画纸的价格要比画布便宜的多。米勒留给后世的作品,多为木炭画(即素描),油画很少,画幅都不大,有的画只有50-60CM见方,这都是穷困所致。
在这里,贫穷并没有压倒米勒,反而让他的心志更为坚毅,对心中的理想更加执着。他不像巴比松派其它画家单纯喜欢自然写生,而是在自然田园中注入了对土地和乡村劳动者的一种尊敬与赞美,这就是他的画的最大特色。
1850年,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播种者》面世,之后《拾穗者》《晚钟》《牧羊少女》等一系列名作相继诞生,标志着他的创作走向了最后的成熟。下面,让我们一边欣赏这些经典,一边了解米勒的生活状况。
1、《播种者》(1850),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这是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此画获得作家雨果、画家梵高等人的高度赞扬。
晨曦中,新翻的土地苍凉而黝黑,一位播种者阔步挥臂,正在撒播着希望的种子。他的动作刚劲有力,向我们传递着一股特殊的气势。远处,有飞鸟盘旋着寻觅食物,试图夺走农人刚刚播下的种子。有人说,这是一曲劳动者的赞歌、一幅反映人与大自然的生存关系的壮丽图景;也有人说,从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似乎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让人感到不安。
然而,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见解。作家雨果说,他从画中看到了画家对人民创造力的赞美;文艺评论家戈蒂叶说,这个形象完全是用播下种子的泥土画成的,太真实了;画家梵高说,它有一种雕塑般的单纯与简练,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耐人寻味。
事实上,从米勒的一生来看,他的作品平和亲切,从来没有过农民反抗的场面,这也许与他温厚隐忍的性情、祖母从小培养的宗教善良有关。如果非要说画里有一种反抗精神,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那粗衣陋食的劳动者形象、那刚毅疾飞的坚定步伐、那让人同情的辛酸态势,实际上是对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的一种抗争,而这种抗争又是温和的。
2、《拾穗者》(1857),这是米勒最心怡的一幅作品,也是经典之作。如今,在各种书刊、画册和宣传资料中随处可见。
秋天,金色的田野一望无际,有三位农妇正在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她们的表情,但她们的身姿释放着一种劳动的庄严和神圣之美。
三个农妇的动作各有不同:第一位是中间头扎红巾的妇女,她正弯着腰,用右手小心翼翼地捏取麦穗,左手握着麦穗袋里的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儿,袋子里小有收获。第二位扎蓝头巾,她似乎已经被一上一下、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的弯腰动作累坏了,腰背酸痛。于是把左手撑在腰后,借以支撑全身和缓解疲劳疼痛之苦。第三位是最右边扎褐黄色头巾的妇女,她半弯着腰,手里拿着一束麦穗,正在检查拾过一遍的土地,看是不是还有漏捡的麦穗。她的身影显得更为疲累。
看到此刻,也许我们会有这样的思考,她们为什么要岀来拾麦穗?因为家贫,难以糊口。她们为什么不去动远处像小山似的麦垛?因为那是偷盗,她们更愿意做一个诚实的穷人。画的背后有什么寓意?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猜想,她们的孩子此时正在家里嗷嗷待哺,等着食物,不是吗?这就是作品传递出来的意味。这种无言的意味才是绘画的灵魂,也是米勒“为永远而画”的最好体现。
在这幅画中,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调,红、蓝两块头巾融在其间,使整个画面显得安静而庄重,深切表达出他对农人的同情和挚爱。著名美学家蒋勋认为,“米勒以沉静的姿态画下她们,树立了最早的劳动者的美学。他的写实主义使人们重新估量土地与劳动的伦理价值。”
可惜,这幅画仅卖了几法朗。米勒死后,它被一个美国人以10万法郎买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米勒完成这幅作品时,已是来到巴比松的第8个年头,日子过得山穷水尽,吃了上顿没下顿。起初,还能向隔壁的面包店买两个面包,钱可以欠一欠。后来,店家见他家里这么穷,就不敢让他赊帐了。紧接着,米店的人也来了,来讨帐,米勒根本没钱还债,于是第二次对方带了官兵一起来。“过三天如果还不还帐,就抓人”。这吓坏了米勒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们。
三天,钱从哪里来?米勒想自杀,但那样无疑是等于让妻儿们走上绝路。于是,他再次四处求人买他的画,但没有人要。因为人们喜欢贵族画,特别是女子的裸体画,而他画的都是些田野里的农夫和穷人,根本没有人喜欢,认为这些画毫无价值。他去托朋友帮忙,朋友们都摇头。后来,有一个人看他实在可怜,就以几个法郎买走了这幅画。米勒本来舍不得卖,但不卖,米店的钱用什么还?
米勒去世35年后,人们不再喜欢那些贵族画和裸体画了,渐渐看出米勒是一个知名的大画家。于是,有人开始买他的画了。那位《拾穗者》的买主,本来是不喜欢画的,当初全是因为同情米勒才买走的,画一直放在家里。他死后,他的儿子也不喜欢绘画,但听说米勒的画已经很值钱,就想变现。正巧有一个美国人来法国旅行,见到《拾穗者》,感动地流了泪。他问:“这画要卖多少钱?”那位年轻的卖主随口说了一个大数,“10万法郎。”要知道,100多年前的10万法郎是罕见的,并非小数目,应属一笔巨款。结果,那位美国人立即付出10万法郎,拿了画回国。这就是此画收藏在美国的原因。米勒活着的时候,永远也想不到会有这个结果,包括当初那位同情、可怜他的第一位买主。
3、《晚钟》(1850),这幅画的尺寸只有55.5×66cm,画幅虽小,却是米勒的另一幅经典名作。
《晚钟》,又名《晚祷》,表现的是一对贫苦的农家夫妇,已经劳作了一整天,听到教堂晚祷的钟声后,放下锄具,摘下帽子,俯首而立,默默地祈祷着。在黄昏的余辉里,他们衣衫褴褛,满身疲惫,可是身姿和态度是如此的虔诚,对生命与脚下的土地是如此的感恩。破旧的衣衫,身边随手杈在地上的铁杈,独轮车上的两袋马铃薯,脚边那个盛物的破篮子,肃穆无垠的大地,满是彩霞的天空,远方教堂的尖塔,这些景象映衬在黄昏里,显得他们是那么的谦恭柔顺,那么的纯朴善良,又是那么的寒酸而孤立无援,看了让人心痛悲鸣。
这年,米勒36岁,家里已经穷到崩溃的边缘。他在日记中这样记录着:“我们只有两天的柴米了,用完了叫我怎么办?我的妻子下个月就要生孩子……”
到了第二天晚上,米勒家没有了柴米,只剩下些面包屑。于是分成小份,给孩子们吃了两日,他和挺了大肚子的妻子自己只得饿着。到了第四天晚上,灯油也用完了。在黑暗中,米勒坐在一个破箱子上,苦思冥想明天的日子该怎么过?这时,忽然有人敲门,敲得很急。米勒偷偷一瞧,见外面来的是官兵,吓了一跳,以为又是官兵帮店家来要债抓人。敲门声越来越急,他只得硬着头皮去开门。
“米勒先生住这里吗?”
“是的,是的,我就是米勒。请问二位有何贵干?”
“我们是官府来的。官府知道你画的很好,家里却很穷,所以特意叫我们送一点钱来,以资奖赏。”
官兵走后,米勒犹如从梦中醒来一般,打开沉甸甸的钱袋一看,里面是100法郎。
有人说,上帝是睁眼的瞎子,对人间的疾苦看得一清二楚,却总是无动于衷,坏人得不到惩罚,好人得不到好报。
此刻,对于米勒一家来说,却不是这样。仿佛上帝特别留意那些善良的人,在他们最困难的关口,钱突然像天使般飞来,飞到了一位受苦受难、奄奄一息的穷画家面前。也许,这就是天意。此刻,上帝还不想让一位世人还没能识出,而将来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大画家就此绝命。那些官兵就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不是吗?
千万不要小瞧这100法朗,它有多值钱呢?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欧也妮·葛朗台》发表于1833年。在小说里,曾经提到葛朗台的老婆一个月花6法郎。这6法郎相当于普通家庭的孩子省吃俭用1个月的费用。葛朗台是天生的吝啬鬼,他的妻子月花费6法郎,应该是很省的了。此刻,米勒处于1850年,迫于生活所逼,花钱更是省之又省的。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这100法郎在当时是值钱的,可支持米勒全家过大半年的平安日子。这就是官府对他的恩待,也是后来人们觉得惊奇,才买他的画的原因。
有了这100法朗,米勒立刻去买柴买米、买菜买油,烧饭给孩子们和即将临产的妻子吃。自从官府送了奖赏之后,米勒的名声开始大起来,渐渐有人买他的画了。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忽然聪明起来,懂得了他的画的价值,而是因为大家看到官府送钱过来,猜想他的画应该是有价值的。
后来,有人肯出1000法郎买走《晚钟》。1000法郎,对米勒一家来说,简直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天文数字。得到钱后,他马上带着孩子们,乘火车作了一趟旅行,这就是这位穷父亲心中的慈爱。就像他发誓不再画裸体那一天,妻子所言“只要孩子们不受饿挨冻,其它的都不怕。”如今,米勒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他的孩子们。
几十年后,这幅《晚钟》几经辗转,又流到了美国人手里。就这样,他最有名的两幅画都到了美国。他死后,法国政府知道了这件事,很惋惜,于是与美国人交涉,最后用75万法郎购回《晚祷》,收藏在巴黎奥塞美术馆。试想,假如我们拿出这75万的零头5万法朗来回报画家,足可以让他一辈子生活的无忧无愁,安逸舒适,可惜这是米勒死后几十年才有的事。这就是上天给这位贫穷的大画家留下的悲哀!
4、《牧羊少女》(1864)。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高高的地平线,平坦广阔无垠;一位美丽的牧羊姑娘,身披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她背对着羊群与迷人的晚霞,轻巧地编织着手上的毛线活儿。少女身影微躬,神情专注,宛如矗立在大地上的一座雕像。她是如此的单纯和虔诚,单纯的如一位大地和自然的女儿,虔诚的如祷告一般;她又是如此的美,美的平凡而神圣。
公认的评价是,这幅画融合了《拾穗者》和《晚钟》的长处,同样饱含了一份单纯的心与虔诚的宗教情怀,使人看到了工业革命以后传统信仰和乡村美德最动人的力量。
不难想象,假如米勒没有农家子弟的亲身经历,没有对劳动者的辛酸与痛苦的深切体验,没有一颗善良纯真、悲天地、泣穷人的怜悯心怀,又怎么能画出如此击打观者灵魂的杰作?
有人说,米勒笔下的人物通常都没有太多的细节,五官表情常常隐在暗影里,如雕塑一样成为大地上永恒不朽的标志。也有人说,这个牧羊女就是米勒的精神化身,贯穿了画家终生对大地的虔诚和对乡村生活的挚爱。
由此可见,定居巴比松的后期,米勒的写实主义画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能够突破传统,大胆创新,抛弃脱离实际、全凭想象的浪漫主义画派的虚幻色调,贴近生活,回归自然,在绘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极富感染力地表现下层穷人的生活,这就是米勒的画心。
(四)巴比松之星
米勒自从34岁来到巴比松后,就做了一位长住的居民,与当地人一起劳动、生产、生活。他基本上都处于上午劳动、下午作画的状态中,成为他一生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他描绘农民、牧人、穷人,还有他们洗衣、挤牛奶、耕种、除草、收割、剪羊毛、拾柴、放牧……各种劳动的景象。虽然日子过得悲苦惨淡,风雨零落,但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创作。这就是米勒的惊人毅力。
1873年,米勒重病,咳嗽的厉害,几乎无法再拿起画笔,没有能力画下他心中的一个一个梦想、希望与爱。1875年1月20日,因咯血病在巴比松与世长辞,享年61岁。
就这样,一位让世人同情悲伤、永难忘怀的穷画家;一位为了绘画,终身饱受贫困折磨,让妻子跟了他风风雨雨走一场的穷丈夫;一个富有慈爱心怀,却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们享到多少幸福,跟着他凄苦伶叮走一路的穷父亲;一个一生不为金钱,专为艺术,放弃裸体画,专为永远而画,却过得穷途末路,不被人理解的大画家,永远离开了我们。
就这样,一位从小富有绘画天赋,生于贫寒,长于贫寒,困于贫寒,卒于贫寒,然而心志绝对不贫寒的艺术赤子;一位生本善良,性本温情,质本朴素,思想高远,眼界不凡的启明之星,把悲哀与惊叹留给世人,带着他的执念,带着他的希望,带着他的未尽的梦想,在巴比松,枫丹白露,他心中的乌托邦,随风飘然逝去。等待着有一天,心中的梦想羽化成真。
就这样,一位童年有欢乐,少年有温暖,从青年起却一次一次遭到梦想的打击,晚年依旧不改初心,坚守执念,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坚守理想情操,竭力为下层穷人作画,开创写实主义新天地的才杰志士,告别了他在人世间的凄风冷雨,告别他心中的桃花源,化作一颗璀璨的星,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夜空。
如今,每一个仰望夜空的人,看到那满天的繁星,一定不会忘记,其中有一颗就属于“巴比松七星”中最耀眼那颗。他就是生前贫穷,死后成名,饱受后人尊敬爱戴怀念的大画家米勒。
米勒去世后,遗体葬在巴比松附近的夏伊村。在墓园里,他静静地躺在他的好友帖奥多·卢梭的旁边。
春风吹过,夏花盛开,秋河流淌,冬雪飘零,一年又一年,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它们在为谁而歌,又是在为谁传唱述说?也许,唯有巴比松的大地山川知道,它们在为一些曾经心怀梦想、热切扑奔到她怀里的年轻人而歌,它们在为一些出生寒门、心高志坚、不被人理解的穷艺术家而传唱不息,述说不止。
若干年后,巴比松小村,因他们而名扬千里;巴比松画派,因他们而在西方绘画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写实主义画派,因他们而诞生崛起,煜煜生辉,直至走向巅峰。
米勒为推进19世纪写实主义的兴起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以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巴比松画派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成为写实主义画家最杰出的代表。可惜,得到这样的认可,他已经去世多年。
米勒是历来画家中最穷苦潦倒的一位,他去世后画作身价倍增,许多作品或被人收藏,或流落海外。好在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晚钟》和《拾穗者》,后来均被法国政府购回,终于回到故土,成为钟爱有加的国宝被永世长存。
千百年来,米勒的作品、思想和人生经历,深深感动和影响了一代代的后人,他也为印象派的诞生指引了方向。西方绘画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米勒之前,流行新古典画派,然后是浪漫主义画派,接下来就是米勒所代表的写实主义。之后是早期印象派、新印象派、以梵高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印象派是在写实主义画派的基础上诞生的。米勒之后的画家们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光线的绝妙之处,一股开创新世纪的风潮出现,最终印象派崛起。这就是米勒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卓越贡献。
(四)思想的力量
最后,让我们介绍一下米勒对画家梵高(1853-1890)的影响,借以说明思想在艺术创作上的伟大力量。
梵高一向对米勒(1814-1875)推崇备至,把他当作绘画上的榜样,灵魂上的知己,心志上的导师,终生敬仰,从不动摇。梵高出生时,米勒39岁,后者正处于刚来巴比松5年的煎熬岁月中。梵高27岁正式当画家,此时米勒已经去世5年。
梵高从1880年起直到37岁去世,整整10年间,都在毫不间歇地临摹着米勒的画作,数量不下百幅。
什么叫临摹?它是指按原作仿制绘画作品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指照原作再画一幅出来。看了下面几幅画,便可知道米勒对梵高一生的影响到底有多深。
《第一步》,这幅画米勒共画了三个版本。在屋旁的农地里,一位农妇正扶着自己的孩子学步,孩子的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我们虽然看不到这位父亲的正脸,想来他一定是笑意盈盈,笑意飞上了嘴角的。父亲对孩子的疼爱、孩子学步时的呀呀呓语和蹒跚不稳、婴童对人世沧桑的不懂以及由此显出的天真可爱无邪……就在这一刹那,让父亲满身的辛劳、心中的苦涩瞬时化为乌有。这难道不就是米勒本人真实生活的再现吗?
《第一步》,梵高(临慕米勒画)。1889年10月,梵高临摹这幅画时,正值弟弟提奥的孩子即将诞生。这幅画一方面充满了他对大师米勒的景仰,对弟弟由衷的祝福,也流露出梵高本人长期以来对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向往,遗憾的是梵高37岁就离开了尘世,他的爱情从未开花结果。
《午间休息》:米勒原作。画中描绘的是一对中年夫妇收割麦田,累了一个上午,午饭后躺在麦垛边休息的情景。男人身边放着脱下来的鞋子和两把镰刀,他头枕双手,草帽遮脸,似乎并没有睡着;而他身边的妻子,累意连连,此刻正依偎在丈夫的胸前,沉沉熟睡。
《午间休息》:梵高(临摹米勒画)。从两幅作品的对比中,我们可看到两位画家对同一主题有不同理解和不同的表现手法。米勒画的简练、朴素、凝重,在梵高的笔下却演绎成了一个色彩明艳、悠远静谧、充满爱意的世外天堂。金黄的麦野,牛儿在独自吃草,没有人打扰,四处静悄悄的,蓝天悠悠的,此刻的世界该献给谁?无疑,该献给这对勤劳朴素的穷夫妻!
《剪羊毛》,米勒原作,这是一幅农家夫妻共同剪羊毛的场面。力气大的男人按住羊儿,细心的女人,动作娴熟地将羊毛一刀一刀剪下,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很明显,这位世上最穷苦潦倒的画家,以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画出了世间最温暖人心的一刻。
《剪羊毛》:梵高(临摹米勒)。米勒以极大的热情、敏锐的触觉,投入到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特别是对下层穷人的关切之中,这种贴近生活、关心劳苦大众、真诚虔诚的思想情怀,无疑是深深打动梵高的原因。一句话,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否则,梵高又怎么会不厌其烦、连续多年临摹米勒的作品?据统计,这样的临摹有上百幅之多。
米勒是以一颗宗教的虔诚心进入画家生涯的。他自幼在《圣经》中受到教育,此外没有别的。他绝不画圣经、神话传说题材的作品,画的都是反映下层人民苦难的作品。在当时,这是被浪漫主义画派、学院派所不齿的。米勒身上的所有这些特点,恰恰与梵高相仿。
梵高看到米勒的画,便把他当作了灵魂上的知己。他说:“米勒的画让我非常高兴,我正狂热地研究它们。好久没有见到真正的艺术了,我有些懈怠,但他的画重新唤醒了我。”从本质上讲,二人的画心是一致的,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心中不乏同情贫苦穷人的宗教情怀。
二人相仿的地方还有:第一、都出生贫寒,从小就显出绘画天赋。第二、一生都不被人理解,过得穷困潦倒,死后几十年才成名。第三、他们都喜欢乡村和穷人,把个人情感完全注入了作品之中。第四、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支持米勒的是他的父亲、祖母和妻子。梵高的成就得益于他的父亲和弟弟担奥的终生支助。如果没有家人的关爱支持,可能世上就少了他们这样的才杰。第五、他们都是有思想、有独立见解、眼界深远的艺术家,作品背后均有一种引人深思的意蕴。其实,这意蕴就是画家的思想。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看不懂绘画,从哪里入手才能看懂呢?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说的非常恳切。他说:“我们看一幅画,知道了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用什么笔画的,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要觉出它的滋味来。这犹如一粒糖果,知道了它是什么类型的糖,花多少钱买的,从哪里买的,都没用。一定要用舌头来品尝它,觉出它的甜来,便是它的美”。
按这个通俗的方法来衡量,无疑,米勒的作品是有滋有味,让人回味无穷的。这个滋味就是作品的根和灵魂,也是画家的画心,更是他的美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再进一步说,米勒之所以能够征服后人,靠的并非是他的画技,而是藏在画面背后的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就等于“绘画给人的滋味”。
米勒的祖母是一位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普通的农家老人,但她很早就道出了绘画最朴素的真谛。她说:“米勒,你要为永远而画”。永远是什么?永远就是要遵循自己的心内,要有思想和情感。没有思想,便经不起风雨,不会走远;没有情感,便显得干干巴巴,不会打动人心。这就是这位祖母应该让我们尊敬的理由。
哲学家罗曼·罗兰评价说:“米勒,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之中,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那么,这种雄壮又伟大的感觉是什么?答案就是一个人的内在思想。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看懂一幅画,首先需要知道画作背后的故事。画家一生的经历、他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厌,还有他的理想情怀,这一切构成了他的思想。知道了这些,便会明白作品内涵与意义,即使我们是一个外行。
其实,抛开米勒的作品不说,单是他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在苦难中矢志不渝的人格品质,就值得我们学习终生。我们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此。这正如米勒的祖母告诫说:“既然你要当一位画家,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反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善良,才会让人性放出无尽的光辉;善良,才能走远。不仅画画要如此,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如此,不是吗?
哲学家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这位生前贫穷,身后受人永远爱戴、尊敬、怀念的大画家米勒,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衷心地祝愿:在那遥远的天堂里,当祈祷的《晚钟》在金色的黄昏响起时,米勒还是那个一生辛劳、从不辍耕的《播种者》,那《拾穗者》和《牧羊少女》仍旧与他为伴,他和他的友伴们还是曾经的自己,不改模样,不变初心,生活在天堂的巴比松。此刻,他们早已不再一贫如洗,不再让人为之心痛心忧心寒!
附:《梵高传》
参考资料:
1、《无用之美》:丰子恺(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蒋勋(著),湖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