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没有错,是对现象的精辟描述。一个人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因多年的积累,在有些方面形成了出众的能力,进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于是将这些价值拿出来与人分享,社会因为这些价值的分享而进步。
穷与达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过程的两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人也在逐渐由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一方面是范围不断扩大,从身边的人到更多的人,一方面是层次不断提升,从物质提供到精神传播。
但这并不是今天要讨论的内容,今天想说的是,这个现象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一种观点说,穷嘛,所以只能独善其身,达了才能兼济天下。这很普遍,孟夫子的话就成了借口,因为我穷,所以我无法兼济天下,兼济天下不是需求,闻达才是需求。
另一种观点说,穷就要独善其身,达就要兼济天下。这也很普遍,这就成了仇富的理由。汶川地震的时候,万科捐款少了,引来网上一片骂声,你都这么达了,为什么不兼济天下?兼济天下应该是你达了以后的必然表现,你没有这么做,就不合理。
两个观点都有道理,并没有孰是孰非,但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孟夫子的话。
孟夫子在传道的时候,面对的是当年社会平均受教育水平低下,很难就其中的逻辑关系有更清晰的阐述,更多的时候只是描述现象。对于现象而言,穷和独善其身,达和兼济天下这四类现象都是存在的,“则”这个字,并非表示因果关系,也非转折,在古汉语中,也可以表示“是、乃是”,当这样表示的时候,独善其身就成为了穷的必要条件。
那么我们更进一步,换一个表达方式。
独善其身则穷,兼济天下则达。
以独善其身为需求,则穷为表象。因为独善其身首先在独,在这样一个网络化的世界中,独不是好选择,意味着不交互,即便是分享,也是被动的,并非发自本心。我们说做法可以变化,内心的追求不容易改变,善其身可以,独则容易给人套上枷锁。
以兼济天下为需求,则达为表象。因为兼济天下重点在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交互,为了济天下,必然要不断创造价值,进而有动力去培养创造价值的能力,虽然是兼做,但因为要济,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思考,同时会掌握济世的方法,达也随之而至,但并不是必需品。
若以自身境界决定追求,境界永不会超越追求,因为境界是现状,追求是希望,希望要远于现状才有改变的必要。穷是现状,独善其身是希望,那还有什么希望?
所以我说,独善其身则穷,兼济天下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