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国产抗日剧充满了戒心,且不说抗日神剧如何荼毒观众,就算是正常的制作,也可能因为编剧失败,导致结果与想象出入甚大,货不对版。
这次买票入场,是冲着演员和导演的名声去的。想来许安华导演名声在外,一众演员也是演技超群,或许会给我个意外惊喜。只可惜,看到一半,我便开始怀疑,许安华对抗日剧,究竟有多深的了解?
许安华式的电影特色
提起许安华,便能忆起她扑面而来的文艺气质。这部戏也不例外,整套戏都充满了许安华的特色和女性视角,如饰演周迅妈妈的叶德娴出场时,第一个镜头便是整理自己的鬓角。展现出了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女性仍然有自尊自爱的美德。还有周迅表姐出嫁的那场戏,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旧时代女性出嫁的场面与排场。不能不说,许安华在描写浮世的景象上,有着过人的细腻之处。
虽然整套戏的背景设定在香港,但是剧中的水乡氛围倒像是沉从文笔下的《湘西散记》,又或是江南哪个不知名的水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冷色调的镜头,斑驳的墙壁,木质拖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的踏踏声,充满了山水国画中的意境。
此外,几首矛盾与苏东坡的诗词贯穿始终,也为整部戏添加了几分诗意。
没有跌宕的抗日剧
既然是许试的特色电影,有利就有弊。全片仿佛壹杯白开水,没有任何的跌宕起伏。
先说几个主演,整套戏里周迅与霍建华彭于晏几乎全无对手戏,虽说在剧情上,这样的编排依然连贯,却难免让人觉得失望。少了对手戏,自然就没有了碰撞的火花。三人仿佛生活在了三个平行的世界里,只有偶尔的几句交集。有了这样的编排,就很难再推动剧情向高潮发展。
影片后半段,周迅妈妈被捕入狱直至牺牲,都写的平淡无奇,本来生死离别,国仇家恨,该是看的人慷慨激昂,热泪直流的时候,观众不仅没有动容,甚至没有代入感。
我甚至在想,是否是因为许导过于追求含蓄的情感,才让周迅妈妈被捕时,周迅的表现如此反常。除了寻找彭于晏,周迅甚至没有再做过任何的营救举措,也无任何焦急。感情最浓的一场戏,也不过是一个哭泣的背影而已。很难想象,自己母亲牺牲之时,周迅仍可以在家平静的背诗。
看完《明月几时有》,才突然明白,为何身为金马奖评委的许安华,会钟情于《八月》。两部戏无论是叙事手法,镜头运用,以及最为重要的剧情上,都十分相似——平淡而无起伏。
何时走出抗日神剧的困局
最后一个问题,是许安华对抗日剧,究竟有多少了解。一直觉得许安华的眼光并不局限于辗转的儿女之情,比如《投奔怒海》, 就有着很深刻的政治主题。但是这次,许导的新作却总叫人有点失望。
《亮剑》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战争的机会对双方来说都是均等的,从来不会因为谁是正义的一方就特别优待。只可惜,这句话的道理,多少影视编剧后辈,今日也没能明白。只讲述几个神枪手,讲述几个愚蠢的日本人,就想感动观众,观众是不会买账的。
虽然全篇也描写了诸多抗日的镜头,但没有一个桥段具有新意。不管是彭于晏单枪匹马赴酒楼杀汉奸,还是周迅在街上派发抗日海报,这样的桥段恐怕早已引起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在电视连转10台都是抗日剧的今天,如果对白还是停留在,“山里缺粮食和弹药”这种层次,恐怕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要。
同样都是描绘抗日战争,去年大热的韩片《密探》与美片《钢锯岭》都显得深刻了许多。在《密探》里,正反两派为了情报斗智斗勇,《钢锯岭》里,血肉横飞的遭遇战扣人心弦,两部戏虽然切入点不同,却用同样悲壮的手笔,描绘出了时代的厚重感。
反思中国,虽然从来不缺抗日剧,能堪称经典的却少之又少,何时才能改善幼稚的剧本,真正为中国观众呈上壹部可歌可泣的抗日剧,才是编剧导演真正应该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