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老师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常听到这样的说话方式:
1:责备:你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怎么老是这样?你就不能做得好一些吗?
2:谩骂:把屋子弄得这么脏,简直像猪一样。
3:威胁:我数三下,你还不穿好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
4:命令: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
5:说教:你觉得从我手里抢书做得对吗?如果希望别人对你有礼貌,你就先要对别人有礼貌。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的书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警告:穿上毛衣,要不会感冒!
7:看见我的白头发了吗?都是因为你。
8:比较:你怎么不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前把作业写完。
9:讽刺:明天要考试,你把书落在学校,你做得真明智。
10:预言:你竟然对我撒谎。知道你长大以后什么样子吗?没人相信你。
亲爱的家长老师们,你们可曾想过,我们这样给孩子说话,孩子没有听到大人希望他们做什么,只听到了:(1)我的字很难看;我永远写不好。(2)我在妈妈眼里就是一头猪,我讨厌妈妈。(3)妈妈不要我了,我很害怕。(4)我像妈妈的奴隶,我不想做。(5)谁听你说这些啊,我要离开这里。(6)做什么都会有麻烦,这个世界太危险了。(7)我很内疚;都是我的错;(8)他爱哥哥多一些;我不如哥哥;我讨厌哥哥。(9)我不愿意被嘲笑;他真讨厌。(10)她说的对,我不会有出息的。
总结以上说话特点:第一,不尊重孩子。第二,不信任孩子。第三,没有爱的传递。孩子的内心感受是自卑,怨恨,失望,害怕,恐惧,自责,厌恶。日本教育家七田真曾说:要让孩子做什么,先把爱传递到。我们说的话不但没有让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被尊重,也没有让孩子明白要做什么,反而引发了他的坏情绪。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他就不能正确的思考,不能正确的思考,就不能正确的行动了。孩子怎么会合作呢?
怎样说孩子才会合作呢?下面我们就"地板上溅满油漆"为例,来试试这7种说话方式,能不能达到孩子与我们合作的目的。
1.描述问题:我看到地板上都是油漆。
——只把看到的事实告诉孩子。
2:提示:油漆没干之前容易擦掉。
——提示擦油漆的最好时机。
3.:提供选择:你可以用湿抹布或湿海绵擦。
——让孩子选用具。
4:用一个词或一个手势表达:油漆。
——强调"油漆"
5:描述你的感受:我不想看见地板上溅满油漆。
——告诉孩子:油漆让人不舒服。
6:写字条:
艺术家们请注意:
离开房间前请将地板恢复原状。谢谢。
管理处
——要求明确,形式郑重,引起重视。
7:游戏的方式:
瞧,地板上的油漆,真是不堪入目。拿上抹布,帮助做点小家务。
——提醒,说出感受,告诉孩子怎么做。
总结以上七种方式,共同点有:第一,对事不对人。第二,告诉怎么解决问题。第三,表达自己的感受。第四,没有伤害孩子的话。如果我们经常这样给孩子说话,孩子感受到的是被爱,被信任,被尊重。孩子自然愿意合作了。
有人会说:这样说话太费劲,不习惯。亲爱的家长老师们,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孩子。
亲爱的家长,老师们,我们都爱孩子,爱是我们的财富。即使拥有财富,我们也需要把大笔的资金分割较小的数额才能使用。在公交车上,一块钱硬币比100元好用。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把对孩子丰厚的爱,分割成孩子能接受的语言,并时不时地表达出来。即使再生气,也不使用伤害孩子的语言,让孩子从言语中感受到大人的爱,信任和尊重,孩子就愿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