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初歇,檐下的竹叶仍旧带着未曾褪去的水光,滴滴答答地落在石阶上。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斑斑驳驳地洒在案上的旧书,翻开的那一页仍停留在昨夜阑珊的片段。院中,一炉香燃着,袅袅青烟绕梁而升,与这寂静的午后交缠成一幅闲适的画卷。
这世间的日子,终究是缓慢而悠长的。或许,是自己太过念旧,喜欢在烟火人间里寻觅那些不被时间带走的情味。正如这壶茶,需得用温润的紫砂壶缓缓冲泡,才能品出其中的回甘。日子亦然,若总是追逐奔波,未曾停下脚步细看,便难得品味其中的韵致。
茶是极有灵性的。初春之时,山中新芽初展,氤氲着晨露的清甜;至盛夏,茶园一片苍翠,烈日烘焙出的茶叶,带着几分阳刚的气息;及至深秋,霜降后的茶,有了冷冽中的沉静;待到寒冬,茶便像是一位久经岁月的老人,褪去了浮华,呈现出最本真的醇厚。世事如茶,我们身处不同的时节,自然有不同的滋味需要细品。
记得幼时,祖父常在庭院一隅,铺上一张竹席,泡一壶普洱,与几位旧友闲谈。那时的我不懂茶之深意,只觉那茶苦涩难咽,不似母亲熬的桂花糖水般香甜可口。祖父总笑道:“小孩子才喜欢甜,等你长大了,便知这苦尽甘来的妙处。”彼时不解,后来行至半生,方觉一语成谶。世间哪有什么永远甜润的日子,纵然春风得意,终有秋风萧瑟的时候。只有经过苦涩的酝酿,甘甜才更显珍贵。
这世间的快与慢,本是相对的。有人爱车水马龙的繁华,有人恋小桥流水的清幽。而我,向来偏爱这缓慢的时光。清晨听鸟鸣,午后煮一壶茶,闲暇时读几页书,偶尔提笔写下些许琐碎的感悟,便觉人生足矣。可现如今,世道飞速,连时间都被打包成了速溶的形态,连茶水都有人嫌冲泡繁琐,宁愿泡一袋速溶粉末。我偶尔也会在这样的洪流中踟蹰,思考自己是否落伍,是否该与这时代同行?但每每回到这小小的院子,坐在茶案前,看茶烟升腾,便觉快慢自有其道,心安之处即是归处。
曾读过苏轼的《定风波》,其中有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世间风雨无常,人这一生,总会遇上狂风骤雨,可若能做到“吟啸且徐行”,便是最大的从容。于是,心中愈发笃定,在这繁华的世间,守住一方宁静也是一种幸福。
院中的桂花开了,微风拂过,淡淡的花香便扑鼻而来,混着茶香,竟生出几分旧时的温暖。我端起茶盏,轻啜一口,茶汤微苦,却在舌尖回甘。此刻,窗外的阳光温柔,时光慢煮,我在这片刻的静谧里,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