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点大,而且有点俗,但是我觉得还是这个题目最合适。
一帮援疆人,心系祖国,心系花朵,忧国忧民,经常为了新疆孩子和内地孩子的差异,为了教育孩子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把我的一些想法放在这里,一起分享。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家”的地方,那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的第一个舞台。
想到家,我们就想到父母、兄弟姊妹、想到温暖、期盼、希望和梦想,想到家教,当然也想到“拼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你甚至还可以想到房奴等等。
我们小时候,孩子多,吃是最大的问题,父母顾不上教育,但我们的童年依然快活,没人逼迫我们非要学什么。经历了独生子女时代,经济变好了,家庭教育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问题,父母们经常感到迷茫,甚至疲惫不堪,很多孩子失去了幸福的童年。我们的幸福指数,也因为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大大下降。“为了孩子的一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仿佛“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在这个口号引导下,很多家庭收获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和焦虑。
买房子都要买学区房,离少年宫、托儿所、中小学最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孩子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学绘画、学英语、学音乐、学舞蹈、参加“早慧班”、“雏鹰班”,几乎流行的早教课程,所有该学的都学了,其实这样付出的所有心血都是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的所谓教育,结果是付出的是心血,收获的是如鲠在喉。这样的困惑,这样的痛苦,无论从媒体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很多家长正是因为很害怕“输”,不停地寻找孩子身上各种可能导致“输”的弱点和缺点,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黑暗区。很显然,他们对教育规律不明所以,更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在幼儿期就没有仔细观察过孩子的自我学习特点,所以上小学后,遇到一点儿小问题就惶惶不安,如临大敌。这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带给家长们的“后遗症”。
因为恐惧孩子做不好,害怕考试失败,就不停地唠叨孩子,反复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认为孩子的问题只要天天说,就能改变结果,孩子听腻了,听厌了,听得恐惧了,家长和孩子都陷入慌乱、紧张和恐惧中。造成了大家心灵的痛苦、身心的疲惫。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字,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怕孩子笨,就不时地手指着天真可爱的孩子,用“你真笨”,来伤害孩子。一个“笨”字,让孩子失去信心,失去动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不给孩子反复训练的机会,片面认为孩子应该是神童,苛刻之极。
在小学,很多孩子的优异成绩是在牺牲了孩子的大量业余时间及严厉的管教下获得的,得到了好的成绩,却失去了童真和快乐,不少早早就架上了一副小眼镜,可怜兮兮的,活动都受限。难怪他们会唱“带着炸药包,跑去炸学校”之类童谣。到了中学,有些孩子不在父母身边,就会觉得解放了,他们的天性就会被释放,反而不好管理。
其实,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本来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是让我们学习受教育的最好的学校,是爸爸妈妈传递爱和智慧的一个场所,是性格养成、习惯养成之地。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有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问题少年”。不管爸爸还是妈妈,做事情认真、有计划、有条理,待人温文尔雅,少看电视、打麻将、打牌、喝酒抽烟等,多阅读,对孩子施以正能量,要知道“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拜神”的道理。别管读书成绩好与不好,尽力就好,别期望孩子飞黄腾达。要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不必太在意。倒是需要警惕那些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的孩子,心理脆弱,受不得一丁点的打击。
记得有句话说的是,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与此相反,德国人却是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的经验很惊艳——宪法禁止学前教育,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上学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涉及基本的社会常识、孩子的动手能力、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不像我们,还分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等等,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
看到这里,我们都大跌眼镜。我开始反思自己,因为我也曾经试图按照《零岁方案》,想把我的女儿培养成小天才。她几岁就识字几千,熟背小九九、大量英语单词、儿歌、唐诗宋词、弹琴作画、剪纸等,拼图非常熟练,尤其是识别各省形状,拼立体中国地图。我甚至颇为骄傲了若干年,其实我倒是没逼迫她,多数都是她自己喜欢的,有些是我们在她耳边经常念叨的结果。当然这些也为今天她从事研发工作提供了很高的思考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很高的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
德国人认为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不知道是不是该值得骄傲还是悲哀的是,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德国的孩子在起跑线上输给了中国的孩子,但他们却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太多是被“满堂灌”、“填鸭式”培养出来的,缺乏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由此养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即所谓“高分低能”。
中国家长总害怕孩子吃亏、吃苦,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吃饭追着吃,摔倒赶紧扶,严密监督、看守,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成长,孩子失去自我,自私,脆弱。胜利一中的一个女孩儿,因为老师让剪短发,从窗户跳了出去,自由落体,融化在蓝天里。利津有句俗话说得好,“吃得辣,受得骂”,大概就是说,经受过打击的,心理素质好。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会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摔打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他们的幼儿园,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地、沙地、石头地……却没有国内常见的塑胶地(怕孩子摔着)。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冬天天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与中国家长经常追着孩子喂饭不同的是,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大人不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放任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当然,德国人给孩子的爱足够多,但不宠不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纳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当我看到这些条款,不禁哑然失笑,这些日常生活的东西都能用法律来规定。其实,这才是德国人的刻板、精细、以人为本。相比我们,汗颜啊!自从彭宇案至今,将近十年过去了,都没出台相关法律条文,使讹人者逍遥法外,难怪今天遍地不扶。应该注意的是,不管是扶,还是不扶,对孩子的伤害、对教育的伤害才是最大的。
我们总是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棒的,倘若我们吸取他山之石,遵循孩子的成长、教育规律,还孩子童真和快乐,从一些教育误区中走出来,岂不更棒?如果用西式的“鹰式教育”,改造一下我们的“母鸡式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岂不更完美?
要知道,习惯养成教育更重要,自由成长的孩子,更富有人文主义,正如自由成长的大树,根深叶茂,更能抗击风浪。而在束缚下成长的小树,抗击风吹雨打的能力,一定逊色不少,一旦灾难来临,甚至被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