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4月15日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万例,疫情的大幕也许才刚刚揭开,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确定性从未如此集中和放大,而在可控的个人世界里,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如何去度过每一天。
1、而立之年,我好像进入了焦虑期
从来不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也不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但常常小孩子心态,缺乏对时间的紧迫感和对自己的责任感。常立志,却常不坚持,总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选择放弃。不止N次的按掉闹钟继续呼呼大睡,也不止N次的刷手机到深夜,一次次进入立志-放弃-焦虑-后悔-再立志的死循环之中。
我们终究还是追求价值感和激励性的,都希望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寻求到到意义和成就感。所以,当你的工作让你阶段性地焦虑未来,或者常常出现排斥心理时,你会做何选择呢,是时光流淌的心安理得,是亦步亦趋的无所适从,抑或是未知世界的艰难探索 ,又或者是心之所向的勇敢前行 。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裸辞,转行,碰壁,压力自然会一点点日积月累,但是不要忘记自己是谁,不要停止对自我的探寻与持守,向前走,别回头,也许不会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2、疫情期间,我给自己定的小目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角色的变化,接触的事情越多,我对我的职业充满了危机意识,很害怕也很难接受一辈子普普通通,正因为当初对未来做了太多的憧憬,所以对现在的自己有点失望。时光像猪八戒吞人参果一样,还没来得及慢慢品味,就已经结束。时间平复了一时的冲动,却加深了挫败感。
疫情期间,我给自己定了两个小目标:第一是运营自己的个人公众号,第二则是购买锐普出版的《好PPT 坏PPT》进行模仿和学习,因为我相信见识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而优秀往往从模仿开始。一场疫情,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其实长久自由的时光没有看起来那么美,不知不觉中,我们都陷入了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状态,每天醒来开始重复昨天的日子 。
所以,工作本身赋予了我们意义和价值,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有些事决定了去做,就得全力以赴,持之以恒,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需要用寂寞来偿还。与此同时,人生并不设限,三十岁才刚刚开始。
3、欲戴王冠,汝必承常人难承之重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最初运营个人公众号,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个人情怀,希望和同行、候选人分享及交流;二是教学相长,帮助他人即成就自己;三是知识变现,能够搭乘自媒体时代的便车,挣钱养家。
真正实施以后,才发现风光无限的背后,也有无尽的心酸和落寞。一个公众号,从视觉美化(LOGO设计、编辑排版、文章配图)、到文章输出(创作方向、标题选择、文字读点)、再到平台引流(论坛发帖、同行互助、求人关注),对于新人而言,每一个节点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太难了。
朋友圈有一位毕业于华农的女生给我的触动最大,17年毕业之际,我曾经邀请她来公司面试过内勤岗位,如今在深圳工作,也在运营自己的公众号而并且小有成就。这段经历给了我很深刻的启发:选择大于努力,行业决定上限,人生和你的努力程度以及专注程度有很大关系,也和你的选择息息相关。
4、心有归处,又何惧前方再无归途
所有对当下的焦虑都来自个人视野和环境的局限,只要翻过这座高山后,还是会有更加广袤的天地。接受不能控制的,控制能控制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如今,我知道了世界的轻重,也到了该挑起世界的岁数。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我也会抬起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