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K Selector

Top K问题应该是当前互联网中非常普遍的应用场景了,如搜索引擎的热门关键字排序,电商网站的热销商品排序等。由于互联网数据非常庞大,因此通常来说结果集的规模远小于原始数据集的规模。

Top K问题最直接的解法是:对整个数据集进行排序,然后取出头K个数据作为结果集(也是解题时想到的解法)。因为对整个数据集进行了排序,所以算法的最优时间复杂度为O(n * logn)。

显然,由于只需要取出Top K个数据,剩余数据集的排序结果可以忽略,所以有了第二种算法:循环k次并在每次循环中找出结果集中的最大数字。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k * n),考虑到结果数据集的数量远小于原始数据集的大小,因此相对来说是一种更快的算法。

但在第二种算法中,每次循环中都需要重新对数据集进行全量遍历从才能获得最大值,浪费了一部分时间。通过翻阅资料,发现堆排序可以很好的弥补算法二中的弱点:当堆构造出来之后,它能够通过树的层级来保存一部分数据的排序信息,因此在每次获取最大(小)值的过程中,只需要获取堆的第一个元素(树的根节点),将第一个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交换(保证堆的完全二叉树性质),最后做局部的调整保证堆的层级排序信息。而对于Top K问题,整个过程包括了初始化堆和之后的取值-交换-调整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到了O(n + k * logn)也就是O(k * logn)。

最后,在本地电脑上针对从包含5000000个整数的数据集中取出20个最大的整数的场景进行了测试,三种算法分别花费的时间为:算法一(快速排序):570ms;算法二(线性查找):170ms;算法三(对查找):16ms。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序 2016年6月25日夜,帝都,天下着大雨,拖着行李箱和同学在校门口照了最后一张合照,搬离寝室打车去了提前租...
    RichardJieChen阅读 5,218评论 0 12
  • 课程介绍 先修课:概率统计,程序设计实习,集合论与图论 后续课:算法分析与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人...
    ShellyWhen阅读 2,377评论 0 3
  •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 基本思想: 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序好...
    依依玖玥阅读 1,287评论 0 2
  • 2016-02-01 华杉 孔子看这一个个的熊样,说也说不清,教也教不会,情绪也有点低落,都不想说话了。我不说话,...
    郁萍阅读 111评论 0 0
  • 今天早晨醒来,看到空气质量达到了外出跑步的标准,低于110,就想安排时间去跑步,找到速度最快的语音输出躲在厕所开始...
    digman阅读 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