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30岁,至今还没有结婚的女人。”
忽然发现,
朋友圈里的80后去哪了???
……
消失。
消失于各有重担的生活,
消失于逐渐封闭的自我,
消失于更年轻一代的巨大声量。
80后,3开头的年龄,累开头的生活,
上有老可知天命,下有小不知前程。
真的懒得再做出一副过得不错的样子了。
“生活太苦了,不发朋友圈是我最后的温柔。”
30岁真的是个很奇妙的年龄。
……
夏目漱石说过:“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
……
……
张爱玲一句话说过:“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
赵雷在其《三十岁的女人》风轻云淡地弹唱着:
“我喜欢,三十岁女人特有的温柔。”
……
生活不是受制于年龄,也不桎梏于岁月中,
但是,30岁,是时候和这些坏习惯彻底拜拜了!
01. 做“月光族”
首先,我不是来卖理财的昂!
其次,不做月光族也不是让亲们立个“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先”,
重点是,“是时候关心一下你的钱都去了哪里“。
(1)记账。分析消费去向,减少不必要开支,每月做个人财务总结。
(2)信用卡绝对不赤字!消除银行不良记录,并消除几张不必要的信用卡,只留一两张就可以好好养卡。
(3)工作每月要定期存储,丰俭由人,每月强制储蓄好好存点嫁妆钱or奶粉钱or养老钱~
(4)可以恰当选择投资。资金紧张就可以选择周期短的,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水果钱没问题的,要学会开源节流。
记住,
“30岁以前人要靠体力、智力赚钱,30岁之后要靠钱赚钱、投资。”
02. 不会自己做饭。
是的,这个很重要,
所以说完“致富”我们就来谈“温饱”。
或许过去年岁里,和男神/女神对话,
“你会做饭吗?
“我会吃诶~~~”
还以为是一种蠢萌,
come on,30岁了,别再拿无知当可爱了。
前不久流行这样一句话:“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可是叫外卖根本不是生活,顶多是填饱肚子而已啊。
再比如,邀请同事或好友或领导来家里做客,
大家饿着肚子大眼瞪小眼等着小黄衣和小蓝衣来帮你招待吗?
然后用着一次性筷子在一次性饭盒里大快朵颐?
可别让这“宴请”也变成一次性啊!
记住,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与修行。
做饭是一项生存技能,
做饭是一种生活艺术,
做饭,便是谋生与谋爱。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时,
你就做饭,
喂饱自己的胃,
心也就不空了。
03. 没有多花时间陪父母
其实,当我们开始呜呼哀哉30了、中年啦之际,
背后最恐慌的事实莫过于,父母真的是,老了。
在三年前,国内有几家大型调查机构,
针对25-50岁,收入中等的群体做了一个调查发现:
63%的人每年和父母团聚的次数少于3次;
这些人每年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平均为78小时,即3天6小时。
怎么解读这组数据?假设你今年30岁,父母55岁,且能长命百岁。在剩下45年的时间里,你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是146天,不足半年。
………………
与父母相处时,
我们可以暂时卸下人前的强颜欢笑、虚与委蛇,
暂时放下成人世界必须背负的压力与担当。
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多陪伴他们多关怀他们呢?
04. 把自己的生活处处与他人比较
看过几句话,印象特别深刻,
上层社会人捧人,
中层社会人比人,
底层社会人踩人。
作为人类,与他人比较是我们的天性。但其中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
我们的生活不是为别人活的,
不要那你的人生和别人作比较,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人生的全部。
(1)意识到与他人的比较中潜在的问题。
(2)为自己本身感到庆幸。
(3)专注内在。
(4)认识到生活不是比赛。
(5)记住没有人是完美的。
05. 不悦纳自己
20多岁,容易自我怀疑,
目光总聚焦在自己的不足上,花大力气去补短。
而30岁,要学会悦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自己做朋友。
对于能改变的,竭尽全力去改变它,让它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而不能改变的,无论多努力都无能为力的,比如家庭、容貌、身材……唯有坦然接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在自己的时区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骄不躁地从容成长,
活出真正的自己。
同时,记得,请尽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哈佛大学曾有一项研究发现:
与摄入过多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一样,
“无趣的生活”会导致细胞损伤,加速人体老化,进而缩短寿命。
30岁,可以平凡,但不可以无趣。
走出你的舒适区,去感受,去接触奇迹发生的地方。
迎接尴尬,接受嘲笑,用于冒险。
体验奇怪的事情或情境,容许狂野的想法,挑战让你哆嗦的事情,
拥抱奇怪的景色、全新的声音。
相信我,会很有意思的。
06. 和“差不多”先生过“差不多生活”
先别diss我,差不多≠不完美,
这里说的不要“差不多”地活,特指那些为了结婚而结婚,
能够将就就将就,最终找寻一个根本“不重视你的人”在一起搭伙过日子。
要明白,当你接受了一份将就的感情,
你接受的,很可能也会是漫长的争吵,
直至最后终究会到来的分道扬镳。
不走心的感情,注定走不到最后。
建议去看看知乎上那些很火的问题,
30岁的大龄剩女都是怎么剩下的?
30岁的年龄,是应该结婚凑合过日子,还是继续等待爱情?
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应该找个人凑合嫁了吗?
………………
单身谈不上不光荣,
恋爱也不值得歌颂,
有能力爱自己,亦有力量爱别人,才是真的可贵。
生活已经很苦了,随便找个“差不多”,生活质量说不定会差很多。
30岁,你需要的不是急着结婚,而是读懂自己的心。
07. 还以为仅靠新陈代谢就能保持体型
或许很多人都已经慢慢发现,
以前一天一顿麦当当肯爷爷都不担心会胖,
现在人人陷入了“难道我是喝凉水都会胖体质”恐慌中……
其实,这一条,确实是“岁月不饶人,苍天饶过谁”的明证,
人在过了30岁之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下降,会更容易发胖。
《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会志》月刊的总编杰拉尔德·韦斯曼博士说:“年纪更大的人必须在节食和运动上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年轻的人一半的效果。”
别怀疑迷惘自己的体质血型跟基因啦,
是时候真正“管住嘴迈开腿啦!”
30岁前,你的长相是父母给的,
30岁后,你的长相是自律给的。
08. 不读书
诚然,读书确实不能变现,
我们开头就鼓励大家致富。
但这并不矛盾。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更多做到的,只是看到喜欢的文章收藏起来,
遇到不错的书买下来。
可谁都知道,收藏的文章可能一直没时间看,
买回来的书会一直躺在那里直到蒙尘。
30岁以后,我们似乎失去学习的欲望,注意力稀缺,
可如果我们30岁以后不读书,或许只能
守着高楼起,迎着宴宾客,
却精神极度空虚、灵魂无法收紧。
拿起你手边的书吧,读一读,和作者交交心,跟自己对对话。
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09. 热衷买打折商品、快消服装和廉价饰品
30岁,冲动消费该翻篇了,你现在应该是“有理有据”地买每一件单品,这里涉及一个评价系数,即CPW(cost per wear)——用这件单品的价格除以你可能会穿着它的次数,数值越低,这件单品越值得买。
比如一件200块的衣服你只穿了1次,那么它的CPW就是200,而一件2000块的衣服你穿了100次,那它的CPW是20,因此后者更值得购买。
配饰当然也可以用CPW来衡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质感很重要,因为好质感的配饰能保证不掉色地让你戴很久。法国女人有句话叫做“便宜的东西买不起”,因为她们最清楚,那些长久陪在自己身边的,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30岁以后怎么穿?记得:
√ 整体风格不露声色;
√ 放弃幼稚单品如卡通图案服装鞋子;
√ 破洞牛仔裤/上衣需斟酌;
√ 特别鲜艳、刺眼的颜色暂时告别吧;
√ 黑色高领衫会让脸色更丧失光泽,慎入。
√ 换成熟范儿的淡色如奶茶色、米色。
√ 绝对不要再穿露屁股的牛仔热裤啦~!
√ 夏天多穿真丝/缎面的衣服,拥抱温柔高级的质感;
√ 鞋子把恨天高超细跟换成中粗跟吧,把漆皮鞋换成麂皮的吧!
√ 还有,跟太短、太紧身彻底分手吧!
10.没有长远计划
其实,现在很多爆款文章鼓吹年轻人
去过随心所欲的生活吧,
去过说走就走的人生吧,
去享受当下“老子开心就好“的时刻吧!
但,不得不泼点凉水啊,
30岁,不需要你多么墨守成规按部就班,
但也是时候坐下来好好规划一下了,
比如有无健康规划,有没有定期体检?
有没有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明确的了解?
有没有购买相关医疗保险?
有无事业规划?
何种情感规划?
父母的养老规划?当然甚至可以考虑自己的了……
资金规划?投资、理财知识一定要掌握一些!
30岁开始规划这些,
不晚!
30岁,莫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