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知而行,才知心
从何谓一等事到无趣的人生,我们随王阳明一路探寻他的事迹。前些天很多人问我:“知行合一在讲王阳明的故事。”但我在这里先要回复的是:纵观王阳明前三十年,不难看出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尚武军事,参悟佛道理学,隔竹问心,二度上山,科举入仕,皆示王阳明在探索圣贤道路上,不断的在尝试,寻成为圣贤的门路,可总的来说并非如此。
我认为有两点是最突出的:第一,心的探索,他自身对于程朱理学并不是反对,是在吸收理学的精髓上,更加注重从内在出发,心即理,理在人本身,这点对于程朱理学可以说是突破。第二,知与行的尝试。程朱理学讲究悟,源于外界的因素更多,关于心的领域较少。王阳明从接触儒释道来讲,自身会受其影响,他在整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就是跳来跳去,根本就是没有找到他所认为能够修心的根本。这当然在不断的领域来回尝试,也丰富了知的部分,同时他自己探索的路上,也是在不断实践,不断开悟,也更加遵从自己的内心。
谈到知行,时间推移到1504年,王阳明被时任监察御史的老乡陆偁推荐到山东主持乡试。王阳明曾问考生:“大臣者,以道侍君,不可则止。”这里“以道侍君”是这句话的关键。为官为臣,首要就是忠。因此,他也在纠结是该忠诚于世道还是忠诚于真理。这个答案其实就是他在寻找在世间,理解“尚未”的答案。王阳明这样一番论述,也在表明自己有了心学的种子,我只对自己的心俯首听命。后来,他站在朱熹理学前,对考生说:“天下之事,似礼非礼,非礼实礼。”区分礼与无礼,关键在用心,如果不用心研究,将会产生巨大困惑,很难得到真理。而这个时候王阳明已经离心学的大门近在咫尺。这个时候,一个有效的反推力更是将他推向了心学的路上。
1505年,出现了大明大太监刘瑾。这个刘瑾仗着朱厚照(皇帝)的多年主仆情谊,将朱厚照老子的“八虎”辅政大臣一一搞掉,一时之间,刘瑾这个小太监是权倾朝野,那叫一个牛逼。
后来,南京方面的联名奏书也无效,这个时候,王阳明看不下去了,他必须做正义表态。正当他要站出来说话时,有些胆小的人就劝他:“当初闹成那样,不见你有任何动作,现在结果已出,你却要逆风而行,这是要搞事情啊?”王阳明傲然道:“当时风头正盛,正义之士前仆后继,那个时候我参不参加,效果都一样;当下,正义之风被压下去了,再不能这样死气沉沉,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声音来唤醒他们的良知,这个重任只有我来做。”于是呢,他就站了出去 上书给朱厚照,大致内容是这样:英明神武的皇上啊,正因为有您的英明,才有这么些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因此,如果他们说得对,您就该嘉奖,说的不对呢,您也该包容他们,这样有利于您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可您现在倒好,人家没受表扬也就算了,结果还让您直接从南京拉倒北京,一顿廷杖。说起来,那些个谏官不过就是受点皮肉之苦,这本没有什么。但是在外界看来,您这样做,那是阻塞言路,长此以往,哪还能有人敢直言进谏表忠心啊。皇上你要三思啊。
王阳明本人倒觉得很放松,结果是一道圣旨: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监狱。王阳明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会落得如此这般。直到1507年春,王阳明牢狱生涯结束,后来他就被发配到了贵州龙场。
1505-1507就发生了这一件事,他在离开北京前写了一首诗。其中这两句很有意思。“贤圣可期先立志,尘凡未脱漫言心。”
结合以上一件事,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以王阳明为例)要想活出自己,就得活的有价值,因此,这个成为圣贤者也就是抱负 ,便成了推动人前进的发动机,在面对任何的情况下,只要内心保持对抱负的渴望,即使熄火也会再重新点燃发动。可想而知,心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也启示我们:凡事自在人心,良知如何,未来我们的走向就在那里。
关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