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是不是以为3岁之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在他们面前说什么话都无所谓?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心理学专家指出,现在的学前教育已经有点儿晚了,对孩子的教育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开始了。孩子出生后,大脑处于快速发育的状态,3岁前可以发育到成熟期的80%,会建立起700~1000个神经连接。此时他会通过听觉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如果大脑是一个机器,那么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三四年间的语言,就是在创造这个机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在入学后的表现,其实是对父母教育成果的检验。
有研究显示,4岁前孩子接收到的单词数量和质量,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能力。在贫困的家庭,4岁前孩子听到的单词量较少,且多为简单的命令性短语,如“不许哭”“坐好”。并且贫困的父母在说这些短语的时候,往往带着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生活的贫困使得父母没有心情耐心地和孩子讲话。
而与之相反,在富裕家庭中长大的孩子,4岁前接收到的单词总数较多,能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多接收近3000万的单词,且接收到的单词更为复杂,听到这些单词时感受到的情绪也有很大不同。
在4岁之后,即便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得到与富裕家庭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在学习时也很难赶超富裕家庭的孩子。这是因为,在他们4岁之前,他们接受新知识的方式已经基本定型,他们在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等方面的表现已经存在差别,而这些差别,都和他们前四年听到的单词有关。所以,有些孩子即便十分努力,却依然成绩不是很好;即使认真听新知识,却依然理解得很慢。
可见,家庭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能力是否很强,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0~3岁这三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