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大家住的都是木屋,最好的老房子也就两层木屋,带有天井的那种老房子。街前巷尾的街访乡亲没有一个不认识的,甚至全村的人男女老少都认识。你一在街上干了坏事,别人一瞧背影估计就能认出,这是某某家的小朋友。小孩经常挨家挨户地窜,从别人家前门进再从后门出那是很常做的事,谁家有几个老人,长个啥样,甚至老人还有什么响亮的外号小屁孩也都是一清二楚。以前的样子,一个村相当于一个家。
后来出息了,考上大学,到了城市,住起了高楼,每天早出晚归,眼界真的变小了,小到我几乎认不出百米开外的人家。我家在顶楼,每天上下班要从一楼爬到六楼,累得直喘气。这楼一住就是十几年,到现在楼下每层的户主及人口认得都不是很全,更别提人家叫什么。
其他的人我不是很清楚,但在我家楼下有个老婆婆,虽然不懂她具体住在几楼,但她给我的印像却很深。老人六七十多岁,一头灰白头发,满脸皱纹,上了岁数背就有点驼,穿着很利索,整洁,不像有些农村的老人不修边福。她应该是孤寡独居,没和小孩一起住,但她家会经常来探望。
老婆婆很爱干净,每到有太阳的时候,她就会把家里的被褥,床单及衣服等一点一点拿到顶楼去晒,到日落的时候又去收下来,在顶楼有晒东西的人家中,她是最频繁的一个。
老人很勤快,因为偶尔我提前上下班会看见她在楼道梯口拖地板,她不仅拖自家门口的楼层,而是上下几层的楼梯也会认认真真地拖干净,用湿布拖把一个阶梯一个阶梯仔细地擦拭。以前我不大懂,为何我们这个楼道的卫生这么好,原来是老人默默地在做这些事情。
人都会老的,以后等我们也老了,也可能子女不在身边,也是要将自己锁在连什么是邻居都不清楚的单元房,估计也都要独自孤苦仱丁地生活。不敢想像,到时我或者我爱人会不会也能像她那样这么坚强地活着,依然活地很干净,活得很自信,活得很无私。那时没有了单位,没有了同事,没有了邻居,只有子女偶尔的电话或少有的探视,我要靠什么而苟延残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