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尘寰
战争与和平。
这是一个无比沉重的主题,亦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好似硬币。
现在是相对和平的时代,即便在广袤的地球版图上,仍然有一些中小国家处于战火之中。虽然处在同一时间,但却不在同一空间,所以身在这里的我们,难以感受到处于战争之地的悲伤。尽管一些时候,我们通过电脑能了解一下在那些战争之国发生的事情,但毕竟隔着一层电视屏幕,隔着遥远的时空,所以总是让人觉得那般不真切。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学现代史,那时候书本上说过:现在的世界格局,是世界整体和平,局部地区爆发战争。
战争明明在我们这样的时代发生着,可却会让人觉得遥远……
就好似生活在这社会上的人们,种种不同,有人西装革履锦衣玉食,有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萤火虫之墓》,是一部有关战争与和平的电影,不过这部作品更多地演绎了战争所导致的悲惨世界……
人们说,人死之后的第一个七天,会回到家中见这世上的亲人最后一面。与他们还有自己与这世界有关的一切道别,然后轮回转世……
虽然我个人并不相信这世上存在鬼神,我依然觉得“头七”的习俗挺好,即便明知亡者的魂魄不会回来,但对于生者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场道别……
影片的开头,是安静地死于拥挤街道角落的清太。有人路过,眼角都不瞥一下,也有人路过,放下一点吃的,即便明知这个躺在地上的人可能已经死去,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做些什么。
负责清扫尸体的警察,把阿太的尸体搬到了一处屋子,这处屋子里乱七八糟的躺着许多尸体,都是年龄不大的孩子,他们都是战争受难的孤儿。
“我叫阿太,生于1944年9月21日。晚上饿死街头。”
作品是从阿太的这句话正式开始的。
随着那个丢弃的旧糖果盒而出现的妹妹节子的魂魄,终于再一次与哥哥阿太相遇。
夜空中飞舞着无数的萤火虫……
世界仿若有两种色彩,一种是生者所存活的现世,五彩缤纷,另一种则是死者所长眠的世界,橙红一片,仿若被无数的萤火虫映照着。
而阿太牵着妹妹的手,带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他的生前。
如果之前,说到遮天蔽日,我只会想到云朵的话。那现在,我看到的是亦如云朵般成片的轰炸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密集如雨的燃烧弹、炸弹。
若是这世界上有一种方式会迫使人们走向毁灭,那么我想它一定是战争,因为战争总与死亡相伴。
战争摧毁的除了生命,还有人们内心的信任和情感。
就好似,失去父母的阿太和妹妹,在姑妈家逐渐受到的冷漠,和越来越少的粮食一样。
人性总是自私的,在权衡过利弊,以及在确认不能得到任何好处的情况下,人心总是会变得冰冷。因为从你们身上已经什么也得不到了,所以也不会再给予你们任何付出。
“我没有强迫你们离去,是你们自己要走的”
阿太和妹妹离开姑妈家时,姑妈终于如释重负,说出了一句这样的话。
即便是要赶人,也会说上一句自欺欺人的话来让良心过得去。如果这样的人还有良心存在的话。
战争孤儿,之所以叫做孤儿,是因为他们还太小,难以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生存下来。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住所,当然也不会有粮食。
可,在这样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阿太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妹妹最好的。尽管,他也亲眼目睹着自己的妹妹一步步走向死亡。
一个男孩,在什么时候才会成为男人?
那应该是在他的肩膀上承担起世界所有的重量之时吧,当我们一无所有时,还站在我们身边的人,便是我们的世界。而我们想做的不过是给这人一个温暖的世界。
可有时候,即便想做大树,但也不能为树下之人承担起所有的风雨。因为树木是有枝桠的,风雨总是会顺着这些罅隙渗透而过。
就好似阿太一直想对妹妹隐瞒母亲的死亡,但最终还是没能瞒住一样。
“你在做什么,妹妹。”
“我在挖坟墓,我很想念妈妈,之前姑妈说妈妈死了,埋在地底。”
“妹妹,你还记得吗?有一个地方叫布林,那里有个很大的坟场,风景很美。妈妈就葬在那里的一棵大樟树下。”
“为什么妈妈和萤火虫都会那么快死去……”
有些时候,觉得死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逝去之后便不会再受这世上的苦难。但生者却要承担所有的悲伤,奋力地活下去,即便知晓生命的道路很快就要抵达尽头。
阿太,目送了母亲如同死去的萤火虫一般被堆在一起焚烧成灰;听闻了国家战败,父亲死去的消息;亲手埋葬了永远不会再醒来的妹妹。
他承受了这所有的悲伤,再也不能笑出声来……
这部《萤火虫之墓》是1988年高畑勋执导动画电影,虽然同样出自吉卜力工作室,但觉得跟宫崎骏老师的作品完全是不同的风格。
如果说同一年上映的宫崎骏老师的作品《龙猫》演绎了“生命”的喜悦,那么高畑勋的作品《萤火虫之墓》则讲述了“死亡”的悲凉。
“生”“死”本是抽象的主题,但却在“希望”和“绝望”的演绎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的结尾,阿太和妹妹一起坐在山坡上的椅子上,妹妹枕着哥哥的腿逐渐睡去。阿太眺望着战后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城市,高楼大厦,灯火辉煌。
山坡上飞舞着无数的萤火虫,如梦如幻。
耳边依然会想起妹妹生前的最后那句话:“谢谢你,哥哥,你对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