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从孩子出生的那刻起,非常注重孩子的生理需求,孩子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啊;随着孩子的长大更注重孩子的学习,家里就一个孩子必须培养的音、体、美和语、数、英全面发展……但比起这些追求生理需求、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分数来说,有一项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情商。
一、什么是情商?情商>智商
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商,EQ,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能力。为什么说情商>智商呢?因为教育孩子不单单靠智商,拼知识,还需要对孩子情绪管理上的良好指导,约翰·戈特曼(“美国心理治疗师眼中具有影响力的10位心理治疗大师”之一)就曾经指出,实验证明:接受过情绪管理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身体更健康,学习成绩更优秀,与朋友相处更友好,更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从压力中解脱的能力更强,说白了,就是情商很重要!
二、孩子的情商与什么有关?
行为心理学家观察发现,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每20秒就需要一次家长的关注。社会科学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可以通过表情体态读懂父母的情感提示。如果父母可以敏锐地回应宝宝的提示,宝宝就会更早地学会情绪调节。父母与初生婴儿的互动,能够影响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这种影响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情绪健康。
“迷走神经”是一组发端于大脑的神经。它通过调节人的副交感神经,从而调节像呼吸、心率、消化系统这些不受人意识控制的身体情况,给身体踩刹车,使身体不至于运转太快而失控。迷走神经的张力越大,它调节情绪的能力也就越大。在孩子还处于婴儿时期,他们体会的情绪经验,对迷走神经张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回应程度,直接决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这就对父母同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要对孩子的情绪保持敏锐的感知,留心孩子的情绪波动。这也是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基础。
三、培养孩子高情商的几个误区?
大部分家长都知道情商的重要性,但对孩子的情商培养仅限于育儿书籍,存在很多误区。
《案例一》:“忽视型”家长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在妈妈看来儿子的想法很可笑,孩子离开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有什么可难过的。她的方法是用饼干哄孩子,转移注意力,给他讲讲幼儿园的生活很有趣。
这其实是一个“忽视型”的家长。忽视型家长的典型做法是,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关闭情绪通道,认为孩子的情绪是不理智的,认为时间可以解决一切,漠视、忽视甚至轻视孩子的消极情绪。
这是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是错的、不恰当的、不被认可的。时间长了,他就会不相信自己的内心,导致他们的自尊感也很低。
《案例二》“压抑型”的家长,
孩子不愿写作业,不愿上辅导,写作业慢等,家长开始打骂、斥责孩子。
不管孩子是不是有不良行为,对孩子的消极情绪都是批评的态度,经常斥责打骂孩子,认为消极情绪是孩子性格不好的表现,甚至觉得孩子不听话、哭闹是在给自己脸上抹黑。不认可孩子的情绪,同样会导致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怀疑自己的情绪。
追根溯源,这类父母在童年学习调整情绪的时期,并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怎样在孩子面前表露情绪。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把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当作交流感受、增进亲密关系的机会,这就叫共情。
《案例三》“放任型”家长
孩子哭闹:刚开始我挺喜欢英语的(钢琴等科目),现在我不喜欢了,不想学了。
妈妈:看到孩子伤心,有些妈妈会上去抱抱孩子,跟孩子说没事,你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既不打骂孩子也不哄骗孩子,她会提议,跟孩子玩10分钟的游戏,(或你只要好好学习,我就给你买个玩具)然后孩子要答应她乖乖去。结果是,同样的事情第二天极有可能再次发生。
其实这种妈妈就是典型的“放任型”的家长,他们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绪,就是溺爱,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但是却不能提供必要的指导,也不能帮助孩子划定行为界限。时间长了,孩子其实没有学会怎么调节情绪,很有可能陷入情感的无底洞中,难以解脱。这样做还有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会增加孩子对特权的要求,使亲子关系变得矛盾重重。
四、怎样帮助孩子情绪管理,提高情商?
1、给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在孩子表达情绪时,帮他们为情绪贴标签是个好办法。对于一个缺乏人生经验的幼儿来说,他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区分什么是嫉妒、委屈、失落、孤独。情绪的表达是需要大人来教的,就像教他们认字一样。给情绪贴标签,也就是明确地告诉孩子,你正在体会到的情绪叫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研究表明,给情绪贴标签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从不愉快中平复下来。人类在表达情绪的时候需要调用左脑,左脑掌控的是语言和逻辑思维,所以当逻辑思维起作用时,孩子就会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恢复平静。
2、为孩子的行为设限制
【案例】正确的做法
孩子:我不想去上课!
妈妈:你不想去?为什么呢?
孩子:因为我想和你待在家里。
妈妈:是这样啊,我明白你的感受。有好几次,我也想和你待在家里,一起玩,而不是赶着出门。但你知道吗?我对办公室的同事们承诺过,会在9点钟到,我不想违背自己的承诺。
孩子:这不公平。我就是不想去!
妈妈(抚摸孩子的头):我很抱歉,宝贝儿,但我们不能待在家里。我猜你一定感到很失望,是不是?
孩子:是的。
妈妈:还有点伤心?
孩子:嗯。
妈妈:我也感到有点伤心。(这时候妈妈可以一边抚摸孩子的头,让孩子哭了一会儿)我知道我们该怎么办了。想想明天,我们不需要去上班,不需要去上课,我们就能一整天待在一起。明天你想干什么呢?
孩子:吃冰激淋,看动画片。
妈妈:不错,那一定会很棒。还有别的吗?
孩子:我们能去公园看长颈鹿吗?
妈妈:我觉得可以。
孩子:小明能和我们一起吗?
妈妈:可能吧。我们得问问他妈妈。但是现在,我们出发吧,好吗?
孩子:好的。
上面这位妈妈的回应方式,是在研究中被证明最成功的亲子关系模式,她懂得为孩子的行为划界限。对孩子来说,解决问题往往是从区分正确行为和不良行为开始的。如果孩子的行为方式伤害自己、伤害他人,那父母要对这种行为立刻叫停,让孩子重新选择更合适的行为表达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孩子明白,出问题的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行为。如果父母告诉孩子,他有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表达情绪的方式却是多样的,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完好无损。
孩子的高情商来自哪里?来自父母的高情商,所以想要一个情商、智商、双商都高的孩子,做父母的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还要把孩子往正面的、积极的行为方面引导。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又是孩子的榜样,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学习路上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的Shi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