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青岛的缘分始于幼年。小学时住平房,邻居家里的男主人是做销售的,积攒了一定的人脉和资金后下海经商,去了青岛。他们家是我们大院里第一个拥有家庭彩电的。晚饭后他们家里就聚满了邻居们,老式的电视机是在机体右侧有个凸起的按钮用来换频道的,女主人每次都会客气的征求大家的意见,女人们一边手里织着毛线活带着或羡慕或讨好的笑容,恭维女主人家的设施,一边连声说随便随便,年长者或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发表意见,我在来前被妈妈叮嘱过不许提要求,放什么就看什么,因而从来不啃声。节目一开始立刻就安静来,大人孩子们的脸随变换的画面跟随内容变换各种表情,不时发出或惊叹或诧异或惋惜的唏嘘声,只有广告时间和片尾曲和节目开始前大家才会聊几句,女主人也会热情的给大家倒茶送上瓜子花生之类的干果,节目播放期间喝水都压抑着声音,行走更是要遭大家白眼,堪比现在实验班的自习课。 可惜这种情形没有持续多久我就被勒令在家学习,没了热闹的场景和放松的环境,心里猫抓似的难受,最终还是屈服于家长式的教育,按耐住骚动不安的心,在家心猿意马的学习,一周后总算习惯了。
上中学时邻居一家已经都迁到青岛去了,某天的中午我放学回家妈妈正和邻居的女主人聊天,乖巧的问过阿姨好后,听妈妈说她回单位办内退手续。中午是简单的汤面条和自家地里种的两碟青菜,邻居女人吃的很香,说在青岛天天吃海鲜,青菜及及贵,听的我很不以为然,心想真会吹,天天吃海鲜?吃得起吗?显摆你家男人会赚钱吗!庸俗的女人!
上大学时舍友是山东的,看过她们一家去青岛海边的照片,照片上近岸的水有些浑浊,远处海水一望无际蓝的很有层次,点缀着星星点点的云朵飘在半空中,舍友家三姐妹年龄相差不大在水中嬉戏玩耍,穿着同种样式的裙子带着灿烂的笑容映衬着波光粼粼的倒影,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大海的我,那一瞬间莫名的热泪盈眶,也许是羡慕也许是被大海的背景所感动!
工作后因看《疯狂的石头》喜欢上黄渤,发现他竟然是青岛人,居然还主演过一部《青岛往事》,毫不犹豫的追完剧。剧中100年前的德国总督府、劈柴院及其周边的江宁路、山东街等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剧中展现的是1904年胶东铁路通车后,青岛这座城市开始兴起,在这座城市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爱恨交织的人生悲喜剧,百年青岛见证了这段历史。看完剧后对现在青岛充满了好奇!
女儿上高中后我开始为她以后在哪个城市居住瞎操心,朋友家的孩子上的是石油大学,校区在青岛,我加了她们学校的家长群,以便能近距离了解到学校和城市的发展,居住,人文的信息。群中的家长们经常会发些石大校园照片,春季看樱花满树,夏季看绿树林荫,秋季看海边泛舟,冬季看云卷云舒……
前年女儿上大学了,很可惜的是青岛没有她中意的学校,去学习报道前我们一致认为先去一趟我们都喜欢的城市之一青岛。出发前决定自助游,可以把喜欢的地方多留些时间。落地的当天把行李放到网上预定的青年旅社后,和女儿就迫不及待的走上街头,去寻找美食和美景。
第一站先去“前海沿”就餐,据说这家店是记录老青岛人的生活方式,装修得很有些海岸线沿岸饭店风景特色,整面墙壁由真实的系袋子长方形皮箱堆砌而成,墙角古朴的老式唱片机在昏黄的灯光下咿咿呀呀地诉说着故事,伴着海浪拍岸声、海鸟鸣声,和着远处不时汽笛长鸣声,这种氛围立刻带入到百年前的时光,在服务员极有特色的吆喝声“前海沿……”和20分钟的等待后,坐在装饰成船舱的座位上我们开始就餐,4个精致的海鲜小菜外加两瓶果汁172元,味道鲜美价格公道,悠闲的看着周围各色人来来往往,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体会着邻居女主人说的海选很便宜天天吃的感觉,这就是青岛,我来了!
第二站是和当地人近距离接触的台东夜市,这里很热闹的、周边还有大型商场。傍晚后三三两两的行人走上街头,一眼望去本地人居多,年轻人居多,年轻女孩子和年轻情侣居多。随着人流我们进入小吃街,凭着那家生意好哪家就好吃的经验,选了当地特色海鲜小吃,鲍鱼、海星、海胆……各样都不放过,食材新鲜味道很清淡,一路尝下去终于吃到撑,最后还是眼馋肚子饱,鱿鱼、龙虾打包回旅店当夜宵吃。
景点第一站去了学院路,这里有文艺气息超浓的各种街道小店,是学生党最喜欢的地方。女儿尤其喜欢这种文艺小清新风格,特特的选了一家咖啡店,来这里的多是附近学生,三两好友听着音乐聊着天,喝着店家的手工咖啡就着甜品,浓郁的香味随着时光流淌。墙壁上是DIY手工缝制的挂品,质朴无华,门帘也非常可爱,店面不大还有小卫生间,干干净净的布艺装饰很温暖。每张桌子的摆设都不同,坐在每张桌子旁摆拍都有不同的风景,在阳光房下的几张桌子附近摆拍,由于不同时间段光线和角度的原因,更是效果差异很大,女儿在这里呆了很久,尝试不同场景、不同角度拍摄,终于拍出喜欢的照片。
景点第二站是青岛的标志性建设五四广场,四季常绿的冷季型草坪与主体雕塑和海天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里有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滨海公园、广场喷泉、奥运会场,在五四广场海滨,可以饱览浮山湾、燕儿岛、太平角等景观。2008年奥运会水上帆船比赛场地就选在浮山湾和燕儿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热闹繁华的广场旁,纵深过去的几家带着浓浓的文艺气息的餐厅,游人们在这里喝着咖啡听着表演者弹唱,一天的劳累随着暑气渐消。热闹繁华与宁静安详,老式古朴与现代摩登就这样交织在一起,自如穿梭在这座城市!
青岛最著名的景点是栈桥,桥身从海岸探入如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31年9月只1933年3月政府出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扩建,从此,栈桥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栈桥南端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回澜阁”,阁内为两层圆环形亭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登楼远眺,前海景色尽收眼底。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花木扶疏,青松碧草,并设有石椅供游人憩坐,观赏海天景色。也许是过了风花雪月的年龄了,更是我的内心还不够安宁,在我眼里只有人头攒动而已,也许下次再来我能够静静的看着花开花落,潮涨潮退。
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特点就是把公园与庭院结合在一起,十条马路两侧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这里空气新鲜、红瓦绿树、山峦叠嶂,八大关内的建筑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日式、丹麦式等20多个国家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风格多样的建筑使这里成为电影外景的最佳选择,很多歌星的MTV外景也选在这里,比如叶倩文、林子祥的《选择》、《重逢》就是在八大关拍的外景。
最后一站去了崂山,起念源于儿童时期看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哲光执导的水墨动画木偶片《崂山道士》。这里三面环海,林密海阔,引发对天地边垠、人生来去的思想。
宋元后,崂山道教兴盛。崂山之名流播天下,被誉为“神仙窟宅”。传说山中多隐高真上人,比如元代邱处机、明代张三丰,俱留仙迹于崂山。崂山道人的神异之术也为天下求道人仰慕称羡,见之典籍凿凿,清代的王渔洋、蒲松龄等在各自的著作中多有记载。剪纸成月,抛筷化美,穿壁地行,今人犹自言说无倦,乐闻乐言。 在民间也有成神成仙的传说。例如胶南大、小珠山传说三国的徐庶、晋陈仲举于此修仙成道,即墨马山刘仙姑、灵山老母,城阳流亭胡峄阳,传说俱得仙道。
结束青岛之行后,上网一查取景青岛的电视剧居然多达30部。我看过的剧和景点也有4部:罗志祥主演的《精武门2》中的极地海洋世界、五四广场、栈桥;葛优/舒淇主演的《非诚勿扰》中的薛家轮渡;陈道明 / 蒋雯丽 / 左小青主演的《中国式离婚》中的中山路、江苏路附近;陈道明 / 陶泽如 / 袁立主演的《黑洞》中的五四广场、中山路、青岛美术馆。看着画面中熟悉的某个场景,时光机就这样开始穿梭了!
写于2019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