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吃货”专家眼里的仙人掌与多肉植物,看了别流口水哦

浙江卫视的《十二道锋味》,播出了两位明星的厦门行。一道接一道的特色菜,让观众看得垂涎欲滴。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当中的一个场景是在市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

谢霆锋这位大厨以仙人掌与多肉植物为材料,制作了几道别具风味的食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市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负责人李兆文说:“一句‘我们四周围都是食材’深得我心,作为一名对美食有独特的向往与追求、正义的、有品位的吃货,我觉得,我有必要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很多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在其原产地就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美食,又或者被当做一些特殊的食品或药用品来使用,甚至有部分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对当地人的生存起过重要的作用。

据考证,北美的一些印第安部落,在二十世纪初期,每年仍有两个月需要食用巨人柱的果实来度过青黄不接的时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仙人掌科乌羽玉属的乌羽玉 ,因其球体含墨斯卡灵等生物碱,服用后可使人产生欣快感和幻觉,故而,早期的墨西哥土著萨满在祈祷、祭祀等活动之时,就会食用它,来与“神灵”沟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如金琥、单刺团扇等仙人掌科植物,以及景天科的胧月等多肉植物,也被作为沙拉或者蜜饯食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番杏科多肉植物生石花,看着萌萌的,可爱无比,也曾被用于腌制泡菜。同样番杏科的冰菜,如今已成了餐桌美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薯蓣科的多肉植物更是非洲动物的主要淀粉食物来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墨西哥名酒TEQUILA就是以龙舌兰的茎发酵而成的,更不用说马达加斯加当地人及狐猴共同喜欢的猴面包树果实,还有东南亚流行的团扇类仙人掌果实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于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不外乎火龙果、昙花与库拉索芦荟了。

火龙果毋庸赘言,这种仙人掌科量天尺属的植物果实,如今已从旧时昂贵的“王谢堂前燕”逐步转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同在仙人掌科,隶属昙花属的昙花,其花朵不但美丽动人,更被用于炖煮食品或者药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库拉索芦荟更是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家庭医生,在许多药品乃至化妆品配方上,都能见到它的鼎鼎大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是所有的仙人掌与多肉植物都可以食用,如大戟科、夹竹桃科这样的多肉植物,或可药用,但通常都具有毒性。

而如仙人掌类、芦荟类等部分多肉植物,在不清楚习性的情况下也最好不要轻易食用。即使是最常见的库拉索芦荟,也常会有人出现过敏反应,更不用说其他性状不明的芦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