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常是,看过觉得不错的书和电影,噼里啪啦就敲出一堆感想来,而看过特别喜欢的书和电影,就觉得这么信口雌黄地说着,不敬重也容易词不达意,所以开始想要沉淀,想要斟酌,想要把千丝万缕的感受拧一股绳儿,看着爽利。
结果呢,往往就是沉淀到最后,冲动散了,热情劲儿也没了,就不写了。
所以我还是趁着劲儿,随便写写得了。
以上是题外。
1、畸零
看《花街往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来,好多所谓的成长文学里,都喜欢带着一个畸零人的角色,最有名的是《阿甘正传》、《铁皮鼓》有长不大的孩子,《尘埃落定》是傻子继承人,《春尽江南》里的疯哥哥……总之多,多到不胜枚举,就连《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都会多出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傻子来。《花街》的“我”是个歪脖,好友方小兵是个聋哑。让人怀疑文艺家都有点“残缺情结”,总是想在这些不健全的人身上,安插一些洞察天机,深入性灵的特质,这传统好像从庄子就开始了,他笔下右师、支离疏、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支离无唇、瓮大瘿、子舆、佝偻丈人、滑介叔,个个不都是自成体系的练达高人?
顾小山歪着脑袋看的世界,乍看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一直期待他也因此是个见识不凡的异人,不过最后还是被作者收了一把生生刹住,落回了有骨有肉的回忆,难免略失望。其实要真来个云里雾里先知一样的人物,我也未必喜欢,话说回来,我们生而有为鱼有为鸟,又怎么谈得上彼此了解?这么一想那些人倒真的有了与生俱来的神秘感。也难怪。
接着我就想起了小学时候住的那个大院,有个著名的傻子,十几岁的唐氏儿,整天拿着三根筷子,且走且敲,好几次我见了他吓得拔腿就跑,躲在黑暗的楼道里大气不敢喘,听那筷子敲击的声音走远变小不见了,才探头出来,飞奔回家。还有我们班上一个皮肤特别白皙嘴巴红红的的男孩儿,也是轻微智障,他爹是个军人,仪表堂堂的,妈妈是个家属,总是一脸憔悴,他爹会当着同学的面毫不留情地痛揍他,他妈妈就在旁边看着。不吭声。后来发展到同学老师都欺负他,他可真经打,上课铃响了,细白的脸上全是灰,从地上爬起来,笑嘻嘻地就回教室了。打人的因此更不痛快,恶狠狠追上去当着老师也敢给他头上响亮地一巴掌。“傻子!”四年级那个暑假,他被爸妈锁在家里,楼下一群小孩忽悠他翻窗户,从六楼掉下来摔死了。
他们真的比我们知道更多世界的奥秘吗?就像看不见的人听到更多的声音,听不见的人辨认更多的细节?我不知道。
2 跳舞
我妈我爸交际舞和迪斯科都跳得好,没有老顾那么传奇,但好像也辉煌过。
但我不会跳舞,动作都不懂协调。小时候我妈教过我一次,气得直骂我笨,后来我哭得直打嗝儿说你这么嫌弃我干嘛,后来这事儿就再没人提了。
3 怀旧
《阿甘正传》刚上映,有人批评说它是“占了怀旧情绪的便宜”。有时候文艺评论好像就是这么口不择言,有人想怀旧,就有人生产东西让大家借以怀旧,哪儿不对?这算是消费社会里的良心产业了吧?当然卖相不佳另当别论,《致青春》就不好,它野心太大网织得太大,结果也许是捕捉到了更广阔的的观众,可是也是捉襟见肘,年代混乱。《颐和园》不错,证明人们怀旧并非只是与自己有关才可以。你抓不住时代的精神,就假了,就露怯,就不好看,就没共鸣。是这样的。
这些年上了好多打着“集体回忆”旗号的作品的当,本来就不爱看,不小心看到个个都肤浅得,别说骨头和肉了,皮都没有,恨不得剪几个符号贴脸上,敷衍了事。不过卖相特别差,也总是销路非常好,偏偏还有好多人在其中找群体认同感,一茬一茬地生拉硬拽着所谓的共同回忆。矫情,啐!
可是又怎么可能做到,切莫回头?所以姿势好看一点,总是要得。《花街往事》姿势不错,但我忽然什么都不想说了。毕竟你晓得路内的话,就知道他虽然写的是他熟悉的生活,但总会让你错觉找到了自己的过往。可是定下神想,我少年时代就一个除了读书外特别宅很自卑又有些作关键是基本上整天独来独往的人。怎么会跟路小路顾小山有共鸣?
所以说,好作家,都是骗子。
4 垃圾
全书最喜欢的是老顾跟小顾讲的那段话:
“跳舞就是这样,舞场就是人生,你可以和垃圾活在同一个世界,但不要和他们一起跳舞。”
起初有点哀伤,后来有点悲愤,到后来再想想,这些情绪都来自于把自己假设成了“和垃圾活在同一个世界”的那个人,于是就释然了,谁是垃圾,还不一定呢。哼!
#深井冰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