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于公众微信平台“80末90初”,作者正是本人,喜欢简书的感觉,于是分享于此,如果你喜欢,那么谢谢你。
几日前有朋友问怎样才能快乐。我问他,为什么要快乐。
他想了想,嗫嚅道:恩,因为快乐能带来快乐,让人感觉舒服啊。
那为什么一定是快乐才能感觉到舒服呢?
如果一个人不快乐,那又有什么不对呢?
莎士比亚创作悲喜剧,不说到底哪部作品更伟大,更引人注目,更传神,因为感受是私人的事情。但就分类而言,你无法把悲喜完全从哪一部剧作单独挑选出来。就像你很难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底是喜是悲。
我们向往快乐,认为快乐是美好的,因为这种感情易于获得。桑德尔的《公正》课上曾做过这样的测试:比较莎士比亚剧作片段和辛普森一家(美国著名动画片)在带给人们快乐上有何不同。很多人站起来回答莎士比亚是更高级的快乐,但需要一定的鉴赏力、知识储备才能够欣赏。毫无疑问莎士比亚是更高级的,可是辛普森是几乎不需要什么理解能力的,也就是更接近快乐。
既然易于获得,也就更加纯粹。不需要欲望、野心。所以仅凭快乐是没办法欣赏梵高的《星夜》的,那样不会看出来为什么一颗颗星星画的和蛋黄那么大。
当然,不止《星夜》,世间凡是能被称之为艺术的东西都是有门槛的。了解、练习、感受,假以时日,可能会懂得如何欣赏,但真要创作起来可能一本子也摸不到艺术的大门。这样的人,多被叫做为“文艺青年”或者“文艺爱好者”。
这样的人会更快乐吗?我认为不会。感受更敏锐,在喧闹嘈杂的社会中,多会孤独。放大了对美的感受,也就放大了对哀的感受。游离在环境的边缘,怎会不孤独?
世俗的眼光看来,孤独必然是不快乐的。
可是为什么要把追寻快乐当做至高的目标。有无数的心灵鸡汤告知人要去追求,但快乐往往简单、无邪、无欲无求,同时也就更易剥开,看到里面的空洞、平庸和脆弱。
再者,你如果不是快乐,也绝不是不快乐(当然更不是颓废、沮丧)。这是非黑即白的判断标准,在出发点上就已经错了。把自己的眉头皱起来,眼神低下去,嘴巴撇下来,脑袋放空,再搭配上一声哀叹,好像这样就忧国忧民,哀怨从中来,欲求不可得了。
没有什么,一定要与快乐对立。
我总觉得如果能在你的生活中,保留着那么一些缓冲的余地,有自己私人的空间,一点执着的不为功利的爱好,能够让你不至于赤裸着身子接触世界。至于带来的到底是快乐还是不快乐,也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