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Park最近在热议“理想产品经理是什么样的”,人来疯的我也来凑个热闹。作为互联网新人,没有丰富的经验详细讨论产品经理应具有的素质,只好取个巧针对杰作做了更多讨论。或许从内心深处,我更愿意相信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确定、可回答的问题,用霍金解释大爆炸前宇宙是什么样时采用的方法——当你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世界的边界上,海水是否会下落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虽然Sheldon是一个银幕上的搞笑人物,我还是把他当做真人来欣赏。同时,我页很乐意用他来开头,这样至少能够博得一部分粉丝的转发,微博配图也亮眼得多。
那么,进入正题。Sheldon在炫耀自己同时贬低别人时,说道:"There's is a fine line between wrong and visionary. Unfortunately, you have to be a visionary to see it."(硬着头皮翻译一下:在错误和远见之间有一条清晰的界线。不幸的是,你必须有远见,才能看得见它。)我深以为然。
我们常说:曾经有一个机会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去珍惜,如果……好吧,在你骂我是影视控之前,我得把话说得更明白:在很多成为了传世之作东西尚未成功时,它们制造者表现出的执拗甚至天真,往往是我们口中的笑柄。而我们眼见着一个又一个的机会从身边溜走,除了抱怨上帝没有给我们中彩票的运气,并没有发现问题的真相,甚至没有想过去找那条错误和远见之间的界线。
当然,本文并不是一篇讨论成功(有太多毫无意义的讨论)的文章,而是讨论杰作与其作者的。我只想更多地把重心,放在那些把热情和灵魂都投入到自己钟爱的事业中的人,无论他们是错误的,还是有远见的,都不影响我对他们的崇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真正的杰作。
那么,请在容许我放肆地引一段很喜欢的描述,算是在正式讨论前在意象上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杰作,以及杰作的作者。
“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百度百科《皮格马利翁》
什么才算杰作?
众所周知,偏执的作品不一定是成功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学校要教育我们不能太偏执,否则容易失败的原因。同时,成功的作品也不一定是杰作。有很多因素都能让一件作品成功,比如时机、资源、运气甚至是……抄袭。例子太多,不举也罢。追求成功的方式无可厚非,我只是想说,这些都不是文中提到的杰作罢了。
在我看来,杰作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精美”,二是“有感情”。“精美”指的是客观因素——杰作必须杰出,垃圾是不能算作杰作的;“有感情”指的是主观因素——带着主人的主观感情,才能从物变为有灵魂的作品。用艺术品去理解杰作十分直观——画如梵高的《向日葵》,文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大如沙·贾汗修建的泰姬陵,小如Roger Bergh打造的大马士革匕首,都属于杰作——因为艺术本身就是集精美与灵性为一体的。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也诞生了数量惊人的杰作。笨重但是划时代的Aniac,造型方正古朴的Engelbart鼠标,IBM的米色大盒子个人电脑,随着1984中的铁锤飞向老大哥的Macintosh,以及在全世界范围把用户体验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的iPhone……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倾注了设计者的灵魂。当全世界都没能理解到产品的需求和价值,他们却跟随自己的内心一意孤行,才成就了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杰作。
触及灵魂的偏执
偏执的姚广孝不惜众叛亲离,撺掇朱棣发动政变夺取了帝位,而同样偏执的方孝孺却冷酷的说出“灭我十族又如何”,成就了一段传奇。希特勒对日耳曼种族近乎图腾的崇拜让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陷入了疯狂,也只有与他同样疯狂一步不退的战争贩子丘吉尔能带领英国屹立于法西斯的肆虐……智者的诗篇能影响思想,偏执狂的呓语更能触及人的灵魂。
对于偏执狂,爱他们的人深深地爱着他们,恨他们的人也深深地恨着。尼采顶着奇异的眼光,独自漫游,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他要的只是留下自己的想法;莱特兄弟没有学位、没有赞助,凭着自学的知识,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他们要的只是飞翔;与女儿玩扑克也要耍赖的科比,顶着强奸丑闻年复一年在赛场拼搏,他要的只是赛场上的胜利;菲利普·莫里斯狂热的热爱烟草,置各种健康运动于不顾,营造了整个集团从上到下的“爱烟文化”,他要的只是最具口感的香烟;乔布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拼命也要设计出最完美的圆角弧度,他要的只是最完美的手上体验……偏执狂从内心深处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他和他的行为,他只在乎自己的作品。
只有那些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出设计者内心的产品,才真正有可能触及到他人的灵魂。
追寻你的内心
历数着那些饱含感情的杰作和人,我又一次的被他们所感动,以至于进入到了轻微癫狂状态而无法抓住主题。好吧,积累了这么多情绪后,在这一部分,可以真正讨论一下互联网世界的理想产品经理的样子了。
Zuckerburg希望建立一个纯粹的社交网络,才会在经济压力面前没有屈服,直到用户上百万后才开始投放广告。直到今天,Facebook席卷全球,他对于金钱的漠视态度也仍然华尔街恼怒不已(忍不住吐个槽,或许正是缺乏对于自身产品的热爱,无论人人网怎么模仿,都难以达到Facebook在国外的热度。到现在,与其说人人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不如说它更像一个投资公司了)。
25岁的卡特·克莱伍兰德(Carter Cleveland)抱着希望公众能够更容易地接触、选择艺术品的梦想,创立了art.sy,企图进入与互联网几乎隔绝的艺术收藏品市场。虽然提出的“艺术基因工程”受到了强烈的质疑,但却稳步存活了下来,甚至于得到了邓文迪、谷歌董事长Eric Schmidt和Twitter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等人的资助。我今天访问了art.sy,惊讶于简单艺术品的高昂价格;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对艺术理解的提升,对其中艺术品的评价将不会仅仅是“哇哦,真贵!”
85后的施凯文,凭着对音乐的执着,先后经历了Koocu音乐网和Saylikes音乐网的失败后,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了jing.fm,他自己甚至担任了整个UI/UE的设计师和前端开发工程师。清新的绿色、炫丽的flash交互、高品质的音乐、执着的音乐选择操作模式是jing.fm给人的整体印象。在网速好的时候,我会连续数小时用它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
在我看来,是否懂技术、是否懂设计、是否懂管理、是否懂经济、是否文艺清新、是否小资有格调、是否有狼性爱push、是否文雅有礼貌、是否懂历史政治、是否格调高雅、是否对艺术有独特的品位、是否是富二代……都完全不足以判断产品经理是否优秀。一个有志于做出杰作、愿意把自己的灵魂与产品相关联起来的产品经理才是,因为只有这样的产品经理,才会吹毛求疵的修改自己的作品,才会试图向设计师努力描述心中的图景,才会与开发人员不断讨论技术细节,才会运用各种方法推动项目的进度,才会像维护孩子一样维护自己的产品,才会不计得失,才会不畏失败,才会勇往直前。
懂得到底想向世界表达什么,并毅然努力地去表达。
尾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每个人都有偏执的一面。有的人深爱金钱,有的人迷恋权力,有的人深信爱情,有的人执着探索。无论如何,不荒废生命,把有限的时间贡献在自己真的愿意为之而牺牲的方面,把自己的成就作为产品,成就自己人生的杰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皆可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本文的最后,不免流俗一下,引用保尔的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好吧,其实我只是想说,生命有限,而产品、或者说产品的影响,才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