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司马迁却没有给奇谋之士蒯通单独列传,留下那不平凡的事迹给后人称颂。关于蒯通这个人的事迹,也只能从其他人的列传里了解到他,对于他的谋略以及对天下形势的远见都令人佩服。
如此有才华的人,却为何没有自己的列传,只能出现在他人的列传之中?原因很简单,司马迁写书的时代是大汉王朝,而蒯通却在那个朝代犯下了特大的错误。那么这么一个人到底有什么样的才华呢?且让我们看看他的一些事迹。
善待秦吏
他还是在范阳的时候,那时也是很不得志。山东群起的农民大军攻入了他所在的县城,并且捕捉了县令,由于长期受到秦国法律的压制,很多人都建议处死县令以快人心。这样看来,也是情理之中!可这时他站了出来,极力反对这样做,认为这样做是极其愚蠢的。
“县令之所以那么做,只是按照秦国的法律办事,如果没有照办的话,他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将军认为自己的军队是要听从统帅的命令,还是自作主张。如果将军认为服从命令是有必要的话,那么他作为一个秦国的官员是很尽职的。将军执意要处死一个遵从命令的士兵,这种事能不让人心寒吗?在残酷的秦法之下,他也是一个受害者。恰恰相反,将军要厚待县令,尽管他之前所做的一切近乎残忍。如果你杀了他的话,秦国其它的县令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又会怎么想,他们看不到希望就只会奋死反抗,那时将军有把握战胜他们吗?秦王专政确实不得民心,可是他强大的军队是值得将军深思的。”将军遵从了他的意见,没有杀那个县令,并且厚待了他,让他到未攻下的县城郊外游玩,以示义军对过去的错误既往不咎。看到这一幕,秦国的县令纷纷投城,这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之后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留在那个将军的麾下,或许他认为那个将军无才吧。也难怪,我竭力在记忆中去寻找那个将军的名字,可是我就是想不起来。他作出了一个抉择,去投靠了韩信。或许投靠韩信也是一个错误,韩信的优柔寡断注定了蒯通的命运是悲哀的。
三分天下
汉王被楚围攻,不能逃脱,此时求助于韩信,蒯通说齐王:“今天下三分,而大王已经得到了一份,现在就看大王你的决定了。要是你投靠了汉王,汉王就会取得天下。那时你的死期也就到了,之所以你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是因为天下还有一个楚王存在,而你就是他的克星,现在留着你是很有价值的。你要是投靠项王,项王就会取得天下,虽然项王不用大才,你却可以暂时保全性命。要是你选择谁都不帮的话,从此以后三分天下,谁都不敢先动。凭借着齐国的财富,可以修炼兵甲,鼓励农耕,不出几年齐国就可以东进,一举歼灭汉楚大军。那时,即便他们联手也无济于事。将军的丰功伟业也将会被世人传颂,还望将军慎思!”
然而,韩信并没有接纳他的意见,摆出了那一大堆仁义高论,搬兵去救刘邦了。
各为其主
蒯通给自己埋下了一个杀头的伏笔,他竟然劝韩信造反:“虽然天下已经太平,可是将军功高盖主,汉王坐在龙椅上会安心吗?把你除掉只是暂时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将军趁现在世局还不太稳定要早做决定啊!时间一久很多部下就可能被汉王给收买了,那时将军想再起兵就难上加难了。”可是,韩信再一次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韩信在最后的留言中有这么一句“信言恨不用蒯通计”。在清除同党的时候,刘邦特别强调一定要活捉蒯通。刘邦见到他就大骂“是不是你教淮阴侯造反的”,蒯通回答的也干脆“是的,就是我教他的,他不用我的计策,所以被杀了;要是他用的话,大王你能够杀了他吗"。刘邦很生气,直接来了这么一句“亨之”。这时,他喊冤了。汉王很是好奇“是你教韩信造反的,你自己都承认了,亨了你,有何冤枉的”。蒯通辩道"秦国无道,天下的人都反对他;秦王失鹿,天下的人都追逐它。最终却被大王得到了。曾经那么多人为了得到它,都反对大王,难道大王真的要把他们都亨了吗?况且大王现在很多精锐部队都曾反对过你,难道你连他们都要亨了吗(言下之意是你杀了他们你靠谁去,你就不怕他们联合起来造反吗,到时候就不知道谁亨谁了)”。当然,他也没有忘了夸刘邦两句“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最后,刘邦仔细想想还是放了蒯通。如果蒯通没有足够的谋略,他能够从虎口脱身吗?
之所以他没有被写入列传里,就是他劝说韩信造反。这件事他没有做错,错的是韩信没有采纳,或者说他在某种意义上选错了主子。司马迁要是敢给他列传,或许还要受一次腐刑,汉武帝会同意他的《史记》出版吗?你给他列传,这不是明摆着让天下人造我大汉的反吗,这事怎么能忍。
《史记》毕竟是司马迁一生的心血,他不能那么做,只能舍弃他了。舍弃你一个,而其他千万的大才会被历史记住!所以,只能委屈你了,蒯通.......要是你不生在汉朝成立的时代,要是在战国,那么你的事迹在今天也会被很多人传颂。虽然对你我所知道的很少,但这一些已经足够,足以显现你的大智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