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临摹还须要常看常想,将每字的用笔和字形(结构),通体的布置都涵泳极熟。这样为助极大。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
书家行笔之时,时机极是迅速,绝无从容考虑或提或按之理。因之,笔画的为圆为方初无成见。欣赏者从这一点看去,有所领会固未始不可;若执牢了这一点来研究...
从临摹入手,要考究了向背疏密的位置,把握了用笔迟速的巧妙。形体既工,风神自出。再进一步,从所写的字里,真是可以看出人的性情来。 再次,所用的墨和...
宋朝姜夔说:“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楮,欲其首尾呼应,上下相接为佳。……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这几句话就说出全篇的...
我们应该不专在一个一个的字上去欣赏。当然,我们写字,必须要考究点画。因此,每个字都要用心。但用心的范围不是仅仅局限于每个字为已足,而是应该将所有...
宋朝姜夔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宋朝岳珂说:“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栌榱桷,虽具准绳,而缔创既...
我们摹习时,必须亦步亦趋。纵然心中不以为然,也不要改了人家原来的样子(等到完全明白了,再不依他不迟)。逐渐摹了再临,临了再摹,对于字形笔法完全熟...
古人法书,其所以称为法书,就是因为写得好,可以作我们的法式。字中笔画的距离,都是用心结构成的。尤其是很细微的地方,为什么有一笔特别短些,为什么平...
就字方面先说。第一说临摹。我们已经知道临和摹是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因此两者应相互补助。摹书容易得到字形,但不容易得到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