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凤凰古城有感 55严兆宇
古城的夜景是灯火璀璨的,是喧闹与安静错杂着的。
古城傍水而建而向内部有所延伸,水面有不多而精致的廊桥;河岸边大多是高脚楼支出水面或是堤墙挺立,偶有伸入河中的台阶(应为泊船所用)。古城正街上店铺林立,人流量大处,大多是小吃店铺;次之则是手工艺店铺。店铺虽多,但主题不过是朱砂、牛角、特产和小吃。小酒吧是古城一大特色,多分布在河边,内城(远离河的一侧)也有所分布。小酒吧多数是以典雅宁静为主题,素式小沙发对坐在低矮的木栏内,适合文艺青年安坐闲酌;喧闹嘈杂而现代化的酒吧亦不在少数,其外是黑框玻璃橱窗,其内是永不停歇的射着紫红色光束的频闪灯和滚筒灯,和触了电般的舞动的青年。酒吧乐队质量是不错的,喧闹中可以引领气氛至高潮,宁静时可以给人舒缓轻柔。
廊桥是古城一大亮点,远看廊桥,廊屋坐于上拱,双层屋顶的飞檐以黄灯点缀,上拱与桥身均以白灯铺排,横在无甚船只的静谧的河道上,显得十分端庄精致,正是“桥廊风爽堪留客,波底星光可醒龙。”踏上廊桥,眼前是明亮的,远方的店铺与河岸也是明亮的,唯有中间静谧的河流是黯淡。行人带着笑声走着,桥头是一位正演奏着的艺人,吹着音色幽邃的葫芦丝,乐曲又是《女儿情》,莫不使人行人悄怆。
我走的路线不太平常,常常是寻辟巷而入。正得于此,我也才寻得了属于自己的“艳遇”。
不经意走进的小巷是没有什么旅客的,巷口是打闹的当地儿童。再深入一些,窄窄的巷子左侧是挂着日本灯笼,左右两侧正立飘着数把红色油纸伞。水泥板一块一块拼接形成巷道,是指引我继续前进吗?两侧坐着不少盆栽,蓊蓊郁郁,把本不宽敞的巷子更添上了些许害羞的滋味。客栈的木牌静静立在道边,丝毫没有正街上大声揽客的喧闹。店铺多是木质门户,户户之间隔着几块砖厚的蓝色石墙。仅仅是往巷子里浅迈几步,正街上的喧嚣却已被阻隔得几乎消失殆尽。灯笼与仅有的几盏灯随意地把光洒在巷子里,阑珊的景象让我这个热血男儿却有几分戚戚之情。我没有久留,浅浅观览之后便离开了我的“艳遇”。
遗憾的是,我没能与古城的河水有所亲密,虽然古城傍水而建,但游览之后的我却没能领会沈从文的“湿漉漉的故事”,有的却是属于我的喧闹中的宁静。
共读《边城》提起沈从文,自然会想到《边城》,这是他的代表作品。 小说如悠远牧笛,又如高山流云,淙淙溪涧,山间清风,让人低徊沉醉又唏嘘感慨。 白塔,清溪,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