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浅析《边城》的三美:景美,人美,情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载一方情。这里有望不到边的竹林,看不到底的河水。一系渡船牵着爷爷、翠翠和黄狗,河街吊脚楼上住着顺顺、天保和傩送。可爱的景,可亲的人,可歌可泣的情……
    1、纯净的自然美
    战争年月,湘西边城,天地却依旧一尘不染,洁净无边。自然在这里是静谧的。边城,茶峒,触目为青山绿水。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春天,桃花深处沽酒;夏天,紫花布作旗帜;秋冬,河水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漂浮的船,那么妥帖,那么调和,那么愉快。自然在这里也是狂野的。凤滩茨滩不为凶,上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这里能到川东去买货,也能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自然在这里还是灵性的。竹雀的歌声,萤火虫的光芒,天际的流星,对溪的猫头鹰,还有小小鞭笋,大把虎耳草……
    2、纯粹的人性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静谧的自然孕育了人的天真快乐,狂放的自然孕育了人的坚强刚烈,灵性的自然孕育了人的和善风趣。守了50年渡船的老船夫,与孙女过着清贫的日子,即使端午节都吃不上粽子,也决不接受搭客的小费,还豪爽地把葫芦中的酒给人喝。再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晶莹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为人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再如船总顺顺的儿子天保和傩送,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虽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如亲人,不骄奢,不浮华,不依势凌人。
    3、纯洁的情感美
    一方人民载一方情。天真快乐的人热爱生活,懂得满足;坚强刚烈的人忠于感情却又固执痛苦;和善风趣的人为人仗义也强忍孤独。爷爷对翠翠的爱护与尊重,翠翠对爷爷的依恋与叛逆。翠翠与天保、傩送两兄弟的情感纠葛,让人不忍却又理解,不愿但又好奇。天保意外死去后,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漠,令人伤心。傩送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的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富家小姐的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抖气下行,生死未卜,令人可叹。翠翠的父母在有了翠翠后被逼死,在翠翠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时,她的母亲的曾经的追求者却成为了她的亲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爱恨交织,悲喜杂糅,但河水依旧流,人心向着善,感情纯而真。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二老与翠翠最终如何我们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边城》,纯净的自然,纯粹的人性,纯真的情感永远不会变。
    55班 钟笑天

    共读《边城》

    提起沈从文,自然会想到《边城》,这是他的代表作品。 小说如悠远牧笛,又如高山流云,淙淙溪涧,山间清风,让人低徊沉醉又唏嘘感慨。 白塔,清溪,黄狗,...

  • 论唐诗中的南京
    摘要:从越城、金陵到石头城、建业,再到建康、江宁,南京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哀婉,有“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凄迷,也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的温馨……南京成为怀古咏史与江南风光的名片。
    关键词:南京 怀古咏史 江南风光
    1、末世人怀古咏史之地
    巍巍金陵,六朝古都,历经沧桑,不禁让人感叹“美人之迟暮”,南京的遗迹是悲景。安史之乱,盛世不再,李唐王朝风雨飘摇,末世诗人心中是悲情。晚唐的南京,悲景与悲情最贴切的融合处,造就了一幅幅朦胧凄清的画卷和一颗颗光照汗青的丹心。南京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了诗人感时伤别、抒发家仇国恨的催化剂。韦庄、杜牧、刘禹锡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是南京的宫城) ——台城 韦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河在南京) ——泊秦淮 杜牧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原为东吴石头城戍卒军营,东晋王导、谢安以下王、谢二姓的贵族多居于此) ——乌衣巷 杜牧
    夕阳、烟柳、残墙、寒水,南京是凄冷的,人心是寒彻的。
    2、江南美景的名片
    护国山威武,秦淮水绵长,南京留下了山明水秀、草长莺飞、才子佳人、美酒佳茗……李白念南京,从“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到“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对南京的青山绿水与媚丽春光的喜爱俱在言表。即使是晚唐诗人杜牧也毫不掩盖对南京的赞叹。他在《江南春》中写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有着草长莺飞之明媚,烟雨笼罩之朦胧。
    南京,唐诗中不朽的心灵家园,有怀古咏史之深刻,存江南古都之温情。
    材料来源:《唐诗三百首全解》
    55班 钟笑天

    暑假读唐诗

    各位亲,前段时间暴雨连绵,依然阻挡不了今日的夏蝉高亢,浓阴匝地。 许多人,包括我,都喜欢自由慵懒的假期。可是,我们也必须懂得假期不仅用于调整也用于沉淀和超越。 坚持阅读好书,...

  • 漓江山影
    这几天心里十分欣喜。早晨和家人朋友来到江岸,淡淡的红晕笼罩着江面,放眼望去是密密麻麻首尾相连的船,女孩子头上都戴着花环。
    登上小船,是一望无际的江面。这是一艘简易的船;本是稍升级的木筏,在豪华游轮中更显缓慢。小船尾部,站着两个船夫,瘦瘦高高的。船的四周,是江面,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山。没有山影的江面,这水路白生生的,有些无聊。今天却很好,虽然山影也还是淡淡的。
    曲曲折折的江岸上面,弥望的是婆娑的凤尾竹。竹子绿意葱茏,像收收合合的碧玉屏障。杆杆翠竹后面,错落地立着些山,有嵌在水中的,有浮在水面的;正如迷雾中的仙子,又如一座座牌楼,又如含情脉脉的美人。微风过处,船身阵阵摆动,仿佛大山深处姑娘的歌声似的。这时候缥缈的云层也有一丝的颤动,像迅雷般,霎时消失在远山的怀抱里去了。凤尾竹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竹影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愈发开阔了,不断向前延伸,而翠竹却更见风致了。
    山影如渔网一般,深深地扑入这一潭江水和翠竹上。薄薄的青雾浮在漓江里。江水和翠竹仿佛被纂刻刀切过一样;有像笼着轻纱似的梦。虽然山影疏疏落落,在江水中却互相呼应,连成章句,所以增添几分神秘奇幻;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正所谓山色有无中。山影与青山相照应,虚虚实实,浅浅深深,似缺又全,如柔却刚,嫩绿,浅绿,苍绿,翠绿交织融合,如不同年龄不同声部的万人合唱。
    忽的到了中午,船夫把船靠在岸边,我们一行人上了岸。踩在湿热的土地上,来到深幽的竹林里,当地人热情地捧来一个西瓜,端来两碗白饭。西瓜很小,是我们买来解渴的。至于米饭,是船夫半天的吃食,他们是不吃早饭的。不知为何,满心欢喜的心有了一阵酸楚。过了几分钟,船夫把我们带到吃饭的地方,我们点了几盘当地小菜,又穿上壮族的民族服装合了影。饭罢,继续行程 用镜头记录下20元人民币的拍摄地。
    谈起漓江,有言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说起山影,又想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疲惫上岸,猛一抬头,不觉已是暮色笼罩。回到酒店,轻轻躺下,什么声音也没有,漓江梦已睡熟好久。
    高一55班 钟笑天

  • 五十五班 廖智立
    荷月游记
    近心躁也,小院闲凉,念及荷塘,满月光洒,当有不常之景。月渐逝中,总角戏声渐消,妻抚子声,渐微渐眠,着衫起身。
    缘塘小路,幽郁少人近,月夜更显空寂,一望四面,蓊郁不能尽识,玉轮高悬,顿减阴郁,朦光方显。
    独行道中,此吾之宇也。似吾非吾,另一界也。类今之夜,思所欲思之事,行所欲行之处,畅所游矣。吾方知独处之妙,深醉于荷景无边。
    折曲此池,弥望田田。荷悬若舞,花藏静渚,见叶花相缀,揉涩相间,千珠竞色,碧星正悬。若名姝眼波相视。
    风送香随高歌远,叶颤花游轻雷惊
    叶相扶犹波痕凝碧,水脉脉遮无色无波
    月流如水,流叶花成波;雾泛似练,泛轻纱入梦。望日胧云,不成朗照,恰合此情。树疏月影,高木落阴,楞然若鬼。曲柳片影,凝画成荷。月色不匀,然光影成律,亦如名曲
    荷塘四面,重围少隙,唯留隙予月光耳。树色若烟,柳姿可辨,远山浮于树梢,大意留矣。灯亦倦也,困酣若眼。虽蝉蛙方兴,心生了无之感。
    若及采莲之事,久矣。六朝为盛,可由诗知之也。少女泛舟歌行,采莲者,观采莲者,多则盈岸,风流时也,元帝有赋曰: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嬉游一何乐,然人已尽去,无缘再见。
    更有西洲一曲适景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此夜莲亦如诗,何令人不思江南,然仰头一视,门方掩矣,推门入,息已止矣。

    借佩弦先生文意,加我之私意,无知先生怪我否。
    一闲人而已 一八年夏 子云亭下

  • 漓江山影
    这几天心里十分欣喜。早晨和家人朋友来到江岸,淡淡的红晕笼罩着江面,放眼望去是密密麻麻首尾相连的船,女孩子头上都戴着花环。
    登上小船,是一望无际的江面。这是一艘简易的船;本是稍升级的木筏,在豪华游轮中更显缓慢。小船尾部,站着两个船夫,瘦瘦高高的。船的四周,是江面,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山。没有山影的江面,这水路白生生的,有些无聊。今天却很好,虽然山影也还是淡淡的。
    曲曲折折的江岸上面,弥望的是婆娑的凤尾竹。竹子绿意葱茏,像收收合合的碧玉屏障。杆杆翠竹后面,错落地立着些山,有嵌在水中的,有浮在水面的;正如迷雾中的仙子,又如一座座牌楼,又如含情脉脉的美人。微风过处,船身阵阵摆动,仿佛大山深处姑娘的歌声似的。这时候缥缈的云层也有一丝的颤动,像迅雷般,霎时消失在远山的怀抱里去了。凤尾竹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竹影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愈发开阔了,不断向前延伸,而翠竹却更见风致了。
    山影如渔网一般,深深地扑入这一潭江水和翠竹上。薄薄的青雾浮在漓江里。江水和翠竹仿佛被纂刻刀切过一样;有像笼着轻纱似的梦。虽然山影疏疏落落,在江水中却互相呼应,连成章句,所以增添几分神秘奇幻;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正所谓山色有无中。山影与青山相照应,虚虚实实,浅浅深深,似缺又全,如柔却刚,嫩绿,浅绿,苍绿,翠绿交织融合,如不同年龄不同声部的万人合唱。
    忽的到了中午,船夫把船靠在岸边,我们一行人上了岸。踩在湿热的土地上,来到深幽的竹林里,当地人热情地捧来一个西瓜,端来两碗白饭。西瓜很小,是我们买来解渴的。至于米饭,是船夫半天的吃食,他们是不吃早饭的。不知为何,满心欢喜的心有了一阵酸楚。过了几分钟,船夫把我们带到吃饭的地方,我们点了几盘当地小菜,又穿上壮族的民族服装合了影。饭罢,继续行程 用镜头记录下20元人民币的拍摄地。
    谈起漓江,有言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说起山影,又想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疲惫上岸,猛一抬头,不觉已是暮色笼罩。回到酒店,轻轻躺下,什么声音也没有,漓江梦已睡熟好久。
    高一55班 钟笑天

    《荷塘月色》仿写

    仿写本篇的格式,圆形结构,结构清晰。 仿本文的修辞,凸显观察对象的特点,让景或者人更有感染力。 适当引用本文语言,别有感觉。 如果上传评论区有问题,可以把电子稿发到我扣扣邮箱...

  •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CE)
    A、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铺”字委婉和缓,形象地表现了残阳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射过来,给人亲切安详的感觉。
    B、瑟瑟的意思是碧绿,瑟瑟是一种绿玉的名字。
    C、可怜是可惜之意。诗人创作此诗正值牛李党争,表达了诗人悲伤、无奈、怀才不遇的心情。
    D、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E、“月似弓”中的月是下弦月。

    C、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表达了诗人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E、月是上弦月,其弯如弓。
    2、请赏析全诗的画面美。

    (1)前两句写残阳斜照,“瑟瑟”和“红”形成色彩对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
    (2)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露比作珍珠,月比作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露珠的圆润晶莹和月的可爱,描绘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月色。

    我来出 唐诗试题

    请任选一则唐诗,仿月考模式出题并给出详尽答案,要求宣传画活着改编,拒绝抄袭。 训练目标:研究考点,训练规范答题。 相信你就是最好的考官,期待诸君的试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