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读《传习录》的时候想到了东西方哲学的差异,记录了一下想法,然后就想应该有人思考过类似问题吧,于是就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个话题。我的想法与你不谋而合,尤其那句“终归只能度化自己而已”。孔子和王阳明两个圣人,一生不能专心治学,得道的同时还要为众生奔走,而不能将智慧再升华成一个像佛教那样的充分产品化的普通大众都能消费的产品,而是只留下只言片语,和一些应用案例,甚是可惜。 这如同当下国内的科研一样,能突破一些关键技术的科研在国内也不少,而在科研成果转化成普通大众可用的产品方面做的差了很多。昙花一现固然惊艳,但花开四季才是更大的社会价值。这么看来东方的智慧不屑于将其智慧体系化、产品化,这是自古有之的缺陷。 也许是“圣人”认为将自己悟到的智慧产品化会降低圣人的光环的亮度。也许“圣人”还没能悟到将智慧体系化、产品化的重要性,而是更愿意躬身入局,亲自授徒。也许“圣人”不具备将自己的智慧产品化的能力,因为那样所需要的能力比只是领悟智慧会更多元化。也许“圣人”的智慧太高妙了,就目前人类所达到过的能力高度还不具备将其产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