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day1 书孰五班Cindy
    --------------------
    作业内容:
    对于我来说,五月的关键词是忙,压力大,事多,焦虑。
    五月份开始真的很忙哦。之前的工作还是比较清闲,所以我在办公室能腾出时间来进行课外的学习和知识补充,看看公众号,写点文字啥的,但是五月份开始,工作上的事情明显多了,上班时已经没有清闲的时间给我做别的事情了。我对工作的态度,现在是完成份内事就好,不打算花太大的力气来进阶了,准备进行职业转型,所以最近也报考了理财规划师。眼看着8月份的考试快到了,但是学习进度远远落后,所以感觉时间超级不够用,好像忙得连焦虑的时间都没有,更不要说看公众号,刷朋友圈了。唉,说到朋友圈,我在去年的时候就开始很少刷朋友圈,以至于跟朋友同事聊天的时候都被他们歧视我了。我感觉自己像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了,为了多点时间看书学习,好像放弃了很多社交,导致本来社交就不广的我,现在变得无朋友了。
    唉,也许如蔡叔昨天的文章所说的,或许我真的不会用时间吧,接下来我得停下来,好好地想想,重新规划一下日常安排吧。

    14|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作品)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10号-周四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私塾早起王:私塾十班|许倩 四...

  • day1,私塾五班邓智豪

    邓智豪小伙伴你好,今天我想对你说的话是: “今天,我是来惭悔的”
    以下是我的作业,如果你正好有空,可以帮我点评下吗~

    作业内容:
    还有2天就毕业了,如果说到毕业的感受,或说对这一年的总结,我想我首先得感到惭愧。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好好学习啊,没有细细地去理解和品味蔡叔带给我的干货。
    ‌回顾这一年,开始的时候真的充满期待的,觉得每周一本书肯定会给我的思想和人生带来不一样的变化。可惜,也许是因为我的起点低吧,蔡叔这种提炼精华的方式有时候会让我很难理解,很多时候我只是看到了结论,而想不明白其背后的逻辑,更不要说记住应用了,所以我曾经对蔡叔的拆书所能提供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于是学习的态度开始改变,很多书都没认真听和消化,以至于今天看回书单时,那熟悉的书名背后不知说的核心思想是啥,甚至有一种错觉认为每本书说的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写过笔记的三本书的内容《思考,快与慢》、《稀缺》、《好奇心》,这样正好印证了那句话:只有完成了输入再输出完整的过程,知识才开始属于你自己的。为什么说是开始,因为实践才是最终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观点的底层逻辑,去年底,我买了kindle去阅读原书,这种方式锻炼了我的大脑,为我去理解书孰的干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最近我又认真地读回了书孰的书,觉得自己有了进步,很多之前无法理解的,现在也开始慢慢理解并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解释当前的一些现象,作出自己的判断。
    渐渐地也发现自己跟身边的人的思考方式已经开始很不一样了,并且很多时候都会产生矛盾。我想,这不代表我比他们的认知高,而是我还要很大的进步空间,因为我相信真正优秀的人应该是能解决矛盾的,而不是只为了制造矛盾。
    毕业之后,我需要将书孰的内容再好好地学习一遍。幸亏书孰能永久回放,感谢书孰给我这样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

    13|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作品)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9号-周三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私塾早起王:私塾十班|许倩 四班...

  • day12 私塾五班 Cindy
    _____________
    作业内容: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这首歌我感受到的是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总感觉有很多事情想做,有些是我目前无能为力的,有些是进展很慢,每前进一步似乎都很困难,很纠结,需要很大的动力。是缺乏亲人的理解吗,是看不清未来的收益吗,还是对未知数的恐惧?我不知道这次进行的职业转型是对还是错。对于目前的职业,早已厌倦,往前看,似乎也看不到太大的晋升希望。我也常常在问自己是职业限制了我的发展,还是我厌倦的情绪影响了我的目光?
    自从一年多前,开始接触理财,我发现我好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钱生钱的威力,也开始真正明白了“要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这句话的意义。
    从小在并不富裕的家庭中长大,对于钱的认识是:挣钱是很艰难的,钱是靠辛勤劳动换来的,靠节省累积下来的,而我就是在实践着这句的家庭箴言,冥冥之中遇到的另一半也是这样的人。经常做错一些的财务决定,为钱而争吵的我们真的感觉到无比的心力交瘁。
    我看着我们的孩子,欲哭无泪,我真不想他们长大以后有着跟我一样的烦恼。过去父母教给我的财富观已经不合时宜了,也许是由他们经历的局限性所致。而我又该传承一种怎样的财富观给我的孩子呢?我今天教给他的真的能适用未来的时代吗?我该怎么教育他们呢?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东西?可是什么才叫好,变好需要需要多长时间呢,孩子等得起吗……
    在歌的最后似乎在告诉我:只有勇敢地挥着翅膀,飞高一点,再飞高一点,才有可能看到更远大的未来……

    12|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8号-周二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私塾早起王:私塾十班|许倩 四班...

  • @许晴小伙伴你好,今天我想对你说的话是: “无论昨天过得怎么样,今天醒来都要怀着美好的心情。”
    以下是我的作业,如果你正好有空,可以帮我点评下吗~
    ----------------------
    ‌托人类的福,小杯子坐上宇宙飞船,随着宇航员登山了月球。来到月球,终于挣脱了地球的万有引力,并由此带来的被人类的高度控制,小杯子感到无比轻松与自在。在地球上,小杯子感觉自己像没脚的小鸟,想走也走不了,想飞也飞不到,而现在它感觉自己像长上了一对翅膀,可以随心地寻找心中向往已久的诗和远方了。于是它在内心暗暗地做了一个决定: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太空逍漫了。它请求宇航员放它离开憋屈的太空舱,宇航员虽然不啥,但最后也尊重了小杯子的意愿,把它留在了月球上并告诉它,月球并没有它想象的那么好。小杯子不相信,觉得宇航员的劝告就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罢了。最后,宇航员驾着飞船回家了,小杯子也开始了它的“逍遥游”。
    ‌在月球上,小杯子漂泊了一段时间,渐渐发现,开始兴奋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不安情绪。在月球上的生活并没地球那么舒适,这里经历一天的时间是地球的27倍多,时差实在是太大。这里白天温度高达127℃,而且一烧就是两个星期,幸好出生的时候人类给它设置的最高可忍耐温度是180℃,否则早就融化了。黑夜最低可达-180℃,可真谓冰火两重天。小杯子开始想念它最亲密的小伙伴—水了,这里完全看不到水的身影,只看到跟它一样在月球上漂泊的各种金属片。但是这些金属片很酷,它们不搭理它,也不跟它说话,像死尸一样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呵呵,这也叫生活吗?”小杯子在内心自嘲着。小杯子感到越来越孤独,它开始怀念地球上的一切:那明媚的阳光, 宇航员们谈话间的美妙笑声及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与理想……
    ‌小杯子开始埋怨,埋怨当时宇航员为什么不强制把自己带走……
    ‌它开始悔恨,悔恨自己当初的坚决,悔恨自己为什么会被月球强加给自己的“翅膀”所欺骗……
    ‌它开始迷茫,迷茫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它开始期待,期待会再次遇见人类的到来,把它带回地球……
    ‌它开始绝望,知道心中唯一的期待已经成为不可实现的事实。是的,它曾经见到了有人再次登录了月球,但是他们从来就不曾记得自己在月球是遗留了什么,也根本没想过要带回点什么,对他们来说,这些在太空游荡的不过是垃圾,像鬼魂一样……
    ‌最后小杯子的心在死去之前终于明白了:诗和远方永远都是诗和远方,最实在安全的还是眼前的苟且……

    11|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7号-周一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私塾早起王:私塾 四班|圆缺私塾...

  • Day 8,私塾五班 Cindy
    ---------
    飞姑娘 小伙伴你好,我今天想对你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尽管毕业了,我们都不要停止学习。以下是我的作业,如果你正好有空,可以帮我点评下吗~
    作业
    -----------------------------------------
    蔡叔告诉的内容:
    我们需要看到“每个人都有人性本能的倾向”的事实,而不是对自己过度美化,如此才能在很多事情上进行刻意的反向修正,从而达到正确判断的目的。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和畅想:
    是的,我们常常在做着自相矛盾的事情。小的比如说,我们告诉孩子:“不要看手机,经常看手机对眼睛不好.” 而自己却是机不离手。大的比如说 明知道是庞氏骗局,却抵御不住高利率的诱惑也参与其中。做与不做之间,就是本能的倾向与理智的博弈。为什么我们会有本能的倾向?这让我想起了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如书中所表述的观点:各个生命体都不过是个躯壳,真正控制这个躯壳行为的是背后更小的自私的基因。
    可是这些小基因也是一个矛盾体,天天在错与对之间游走,但目的就是让自己能不断复制下去,虽然常常怀疑自己过去的经验可能已经不合时宜了,但也找不准如何控制躯体才能更好地与环境适应,生存下来。因此就采取随机多样策略,这也试试,那也试试。一些让躯体随本能而为,一些让躯体逆行而为,各种偏向都有。于是经过自然选择,该淘汰的淘汰,该留下的留下。反正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尽管躯体变了让也没关系,只要背后的控制者还是那些基因。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对一些事情进行反本能方向修正的时候,是我们刻意而为呢?还是不过是基因应对环境选择的一种策略,就像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祖五指山一样,基因对我们是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的。
    随着看了越来越多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书,我越来越觉得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都可以归结于某几个底层的逻辑,一切都是从这几个逻辑出发,相互牵扯作用而最终达到千变万化的结果,让人看不清本质。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几个底层逻辑是什么,尽管我们自以为现在学到到了一些的“底层逻辑”,但也许在这基础上还会有更底层的逻辑,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颠覆以前观念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正确,只有当下正确,更为正确,以及永恒的错误。

    08|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4号-周五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35人私塾早起王:私塾十班|许倩...

  • @hhwwxxx 你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真的好棒哦😊

    07|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3号-周四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39私塾早起王:私塾十班|许倩 ...

  • @阿柒er 记得我小时候看见那些在地摊摆卖的老婆婆老公公也有一种冲动,如果我有足够的钱,一定把他们的东西买下来,所以我一般都倾向在他们的摊上买东西,尽我微薄之力。

    07|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3号-周四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39私塾早起王:私塾十班|许倩 ...

  • @之乎者也_2ac5 说到群体,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群体的特性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的作用,我推荐你看看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写得不错的书。当个人处于群体之中,固然很容易受群体的影响作出不理性的行为,但是群体真的一无是处吗?在此我特意把笔记翻出来,摘录了几个比较颠覆的观点分享给你:1.理性对于群体的影响是消极的。2.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背后的力量从来都不是理性,而是群体的幻象,情感。3.人类要是善于运用理性,一定会更文明先进,这是对理性的错误认识。4.群体总是喜欢幻象多于现实,离开幻象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幻象给予人民生存的希望。没有幻象只有现实会使人类回归野蛮状态,幻象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而我个人的思考与理解是:人们追求理性,发现客观规律都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幻象,情感。因此现实生活中能成为群体领导者的人往往都是情感丰富,懂得群体情感需求的人,而不是那些很懂科技的科学家。谢谢你又让我复习了一下这本书的内容,一起加油进步哦。
    其次关于独立思考,什么叫独立思考?我的理解是把我们得到的二手资料重新整合一下,然后成为别人的二手资料?你觉得呢?

    07|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3号-周四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39私塾早起王:私塾十班|许倩 ...

  • Day5,私塾五班Cindy
    全体写作实验室的小伙伴你们好~今天我想对你们说:我今天的作业很多自己的猜想,希望得到你们宝贵的意见。如果你们有时间,能帮我点评下吗~ 谢谢!
    --------
    作业内容:
    今天蔡叔说的内容已经我的猜想,有待验证:
    1.我们的感官是会欺骗我们的。之前我的认识是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观点,是因为觉得这种不同是来源于头脑里存储了不同的知识和认知,导致我们作出不一样的判断。但是今天才知道,感官也会欺骗我们,也就是说通过感官进入我们头脑,还没经过头脑加工之前的信息已经失真了,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科学实验所证明了。
    2.记忆不断被重造,同时记忆也不是孤立的。今天陪女儿做功课,其中一个作业是让女儿给我读老师教过的短课文。女儿一口气就把已经学过的短文给我读了一遍,而且完全没错误。我很惊讶,幼儿园的小女孩就可以认识这么多字。我决定再考考她,我翻到了一篇新的短文,让她读,结果原来那些学过的字她也认不出来了,特别是当我把她读过的课文的字随机地写在纸上问她时,她几乎是完全一副懵懂的表情。这让我推测,难道我们进行任何记忆时都不是单纯孤立地只记住我们需要的东西,而是记忆时把点(需要记忆的)连成线,再线连成面,面再连成一种场景来整体记忆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本只想记住一个单词,但大脑却把那刻产生的情景也记住了,不知不觉中会记住很多我们本不需要或关联的错误信息,这样我们的记忆就被不断地覆盖重塑。可是,随着年纪的增加,为什么我们又具备了无论字放在什么场景之下都能把它认出的能力呢?是不是我们的记忆模式改变了呢?我的猜想:应该不是,只是我们对记忆的提取能力增加了。
    3.我们为什么常常喜欢回忆过去?我的猜想:一是因为经常回忆能加强过去的记忆,二是要产生新的记忆需要以过去的记忆(认知)为基础。就如在棋盘错觉实验中,我们始终认为B点是白色这种错觉是基于过去对阴影的记忆(印象)。也就是说由于B方块周围的阴影和疑似造成阴影的绿色圆柱存在,我们先“脑补”了一个存在于右上方的光源。根据我们的经验,挡住光源而形成的阴影部位,其反射光总是会比较低,即亮度低。所以为了让我们看清阴影处的物体,脑就对明度作出“补偿”,在处理过程中“人为地”加强阴影部分的明度,因此就总是看到B是白色的。
    发现我今天的作业很多猜想,不知道正确与否,也没想到什么验证方法。如果你想到什么好的验证方法或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哦。

    05|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 2018年5月1号-周二 -------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38私塾早起王:私塾十班|许倩 ...

  • @木木哒的林姑娘 心理活动描写得很细致哦,我也是个有夫有妻的大龄妇女,也经常有你说的那种心情,某段时间似乎也会对生活失去兴趣,觉得做一个抉择怎么那么的难,要考虑的事情怎么那么的多,很烦恼,很纠结。不过,anyway,当你无法前进的时候就停下来,全心全意地像孩子一样与他们疯一场吧,这样的时刻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弥足珍贵,而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放松,或许还能有意外收获。加油,坚持下来一定会成就不一样的你,共勉。

    01|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2018年4月27号-周五-------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47私塾早起王:三班|方向感;四班...

  • @ArmorMao 你好。看了你的作业,觉得写得好好啊,分析的很清晰简洁有层次感。对于大数悖论,人类确实对比较大和复杂的数据不敏感,但是没关系,大脑的强项是抽象和逻辑思维,所以我们发明电脑,通过抽象算法和逻辑推理来处理大数据,转化为我们能理解的数据,从而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就像现在发展出的人工智能,真有人脑的能力吗?我觉得更多是人脑在数据处理方面缺陷的补充罢了。

    01|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2018年4月27号-周五-------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47私塾早起王:三班|方向感;四班...

  • 欢迎大家来点评指正啊~
    Part 1
    今天蔡叔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及我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1.       理性包含了对情感的克制,但同样包含了情感的产生,因为真实情感的产生需要包含对客观事实的真实理解。
    这句话好像有点绕,大家都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关系了吗?我的理解是: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觉得只有完全排除情感因素做出的行为才是理性的行为。其实不然,理性的思考不可避免抵涉及到情感因素,这是因为理性需要对客人事物有真实的理解,但这种真实的理解,人只能通过产生情感的方式传递到大脑,大脑接到这种情感信息后再进行拆解分析,从而还原客观事实原来的样子,这时就可以大概了做出理性的决定;相反,如果大脑功能比较差,无法对情感进行拆解分析时,那最终就回到情感之中,大概率就会由情感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其二是,评判一个决定是否理性,主要从收益角度来衡量,但是收益哪有那么容易被量化呢,很多情感的收益纯属个人感受,因人而异,无法量化的。所以有时候一个选择是否理性,真的很难判断,特别是涉及到情感利益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圆融了,不再对别人的选择有高低优劣之分了。
    其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当时的决策处境呢,这种处境包括客观环境,心理环境,认知局限等。
    所以当今哪还有不包含情感因素的理性呢?
     
    2.       要让大脑保持最佳的适应性,就要学会对很多事情保持深度理性,否则会像海龟一样”被灯光致盲“,在很多相对简单的任务中败下阵来。
    这就是告诉我们,环境是会变的,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3.       要成功有两种对策:慢决策和快决策,而选择哪种取决于个人偏好。
     
    这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使得我们不再像动物那样,生命安全经常收到环境威胁,我们低层的次级自我很容易就得到满足,因此更高层次的次级自我的追求的选择会更多地受到个人的成长背景,所受教育的影响,因而产生差异性。动物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生存还是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因为他们的大脑不如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不如人类。在可预见的未来,我相信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马太效应“会越发明显。
     
    对于慢决策和快决策,我更深一层的理解是:我们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采取慢决策来慢慢积累的,快决策只是在面对稍逊即逝的机会或突而其来变化时才会用的,常常用快决策会让人吃不消的。处于社会顶层的成功者更多是以慢决策为主,快决策为辅相结合的策略,慢决策的积累决定了快决策获得高收益的概率。就如投资币圈,蔡叔所面对的风险跟我显然是不一样。

  • 欢迎大家来点评指正啊~
    Part 1
    今天蔡叔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及我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1.       理性包含了对情感的克制,但同样包含了情感的产生,因为真实情感的产生需要包含对客观事实的真实理解。
    这句话好像有点绕,大家都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关系了吗?我的理解是: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觉得只有完全排除情感因素做出的行为才是理性的行为。其实不然,理性的思考不可避免抵涉及到情感因素,这是因为理性需要对客人事物有真实的理解,但这种真实的理解,人只能通过产生情感的方式传递到大脑,大脑接到这种情感信息后再进行拆解分析,从而还原客观事实原来的样子,这时就可以大概了做出理性的决定;相反,如果大脑功能比较差,无法对情感进行拆解分析时,那最终就回到情感之中,大概率就会由情感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其二是,评判一个决定是否理性,主要从收益角度来衡量,但是收益哪有那么容易被量化呢,很多情感的收益纯属个人感受,因人而异,无法量化的。所以有时候一个选择是否理性,真的很难判断,特别是涉及到情感利益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圆融了,不再对别人的选择有高低优劣之分了。
    其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当时的决策处境呢,这种处境包括客观环境,心理环境,认知局限等。
    所以当今哪还有不包含情感因素的理性呢?
     
    2.       要让大脑保持最佳的适应性,就要学会对很多事情保持深度理性,否则会像海龟一样”被灯光致盲“,在很多相对简单的任务中败下阵来。
    这就是告诉我们,环境是会变的,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3.       要成功有两种对策:慢决策和快决策,而选择哪种取决于个人偏好。
     
    这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使得我们不再像动物那样,生命安全经常收到环境威胁,我们低层的次级自我很容易就得到满足,因此更高层次的次级自我的追求的选择会更多地受到个人的成长背景,所受教育的影响,因而产生差异性。动物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生存还是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因为他们的大脑不如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不如人类。在可预见的未来,我相信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马太效应“会越发明显。
     
    对于慢决策和快决策,我更深一层的理解是:我们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采取慢决策来慢慢积累的,快决策只是在面对稍逊即逝的机会或突而其来变化时才会用的,常常用快决策会让人吃不消的。处于社会顶层的成功者更多是以慢决策为主,快决策为辅相结合的策略,慢决策的积累决定了快决策获得高收益的概率。就如投资币圈,蔡叔所面对的风险跟我显然是不一样。

    01| 限时训练-写作实验室3.0

    蚂蚁私塾兴趣社团 by·智识行动营-写作基地2018年4月27号-周五------- 一、早安签到情况(5.00-10.00) 签到总人数:47私塾早起王:三班|方向感;四班...

  • 我不太相信你五个月前就像你文中说的那样一无是处。我觉得你一直都是个爱读书的人,有着很好的文字功底,对吗?

    突然就优秀了?简书五个月我的怪诞行为史

    文|声波大银 今天算是个特别的日子,是十年前我第一次踏上重庆这片热土的日子,也是六年前我正式进入到目前还在从事的这一行业的日子。没想到在加入简书五个月之后,也在今天获得了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