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遇雨有寄 中秋今夜雨,心海即生潮。 本是尘沙落,何曾风月凋。 友朋来问讯,身体可通宵。 赌起桂花酒,冲天泼一瓢。 (无弦诗会拈得潮字)

中秋夜遇雨有寄 中秋今夜雨,心海即生潮。 本是尘沙落,何曾风月凋。 友朋来问讯,身体可通宵。 赌起桂花酒,冲天泼一瓢。 (无弦诗会拈得潮字)
相比之下,前两首意脉流畅一些
卜算子·落花(一组) 其一 二月有香来,唤醒心头雀。唧唧啾啾荡树梢,摇曳初花落。 只等踏青人,碾作春泥脚。一路红潮爱绿潮,想个东风约。 其二 六月乱花飞,惹得风情捉。逐雨寻来...
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搜韵没有问题…而诗词吾爱工具有问题的原因……这个不属于拗救(虽然搜韵可以验证公认的拗救…这个公认拗救和不公认拗救以后讲
另,如果有用诗词吾爱验证的朋友~换一个验证工具试一试
诗词吾爱那个有些问题…用起开很方便……但是有问题……要慎用,同时最好掌握工具后将来要摆脱工具
现在才记起来…以前就有诗友提出这个地方“送”字有出律…我想问一下…经过近一年来大家写诗…在了解一三五不论的情况下…还这样认为吗?……
对了……借这个帖子发一个感慨:很多人教诗学诗…为了速成(以为能速成)…就用工具来掌握格律;这样也不是不可,但不能停留在永远依赖工具上,依赖工具将永远不会“全面”的懂得格律…若写诗有接近一年的诗友还是没弄清楚本帖子里面的“送”这个地方…如果这样,大家真的要想想:大家学习诗词的方法正确吗?
另外想说一下…如果在写了一年的格律诗…诗友还提出“送”字(这首新韵…说新韵是说那个“别”“昔”要按新韵来)…还说新韵有问题…就证明没有过“格律关”
建议仔细研究一下格律…而不是按某个工具来…这首诗…可找一位老诗者去问一下(记得要注明新韵)……这样大家会对格律提高一个认识层面…会有很大收获的
对了……顺便提一句某些拗救手册的问题……拗就是二四六位置该用平(仄)而用了仄(平)…就要救…这个字在第五个(又是出句…又没有孤平…又符合粘对)…哪有什么“半拗”说法~~很多网络上的东西要辨析着看…学习诗词啊可不能教条主义…何况那些教条还是错误的
本篇内容适合知道一些格律(因为省略很多专业词的解释),但又知道不全面,且对拗救模糊的诗友观看。 这本书我有收藏…但是中间有个关于拗救说法觉得不正确(若理解一三五不论)…根本没...
初秋(无弦诗会雅集第五期作业 ) 一 一宿风来好,清晨色放缰。 迎眸天渐碧,握腕玉先凉。 物候流年味,诗花入世香。 逢人频约酒,共等菊新黄。 二 一宿风来好,推门满地香。 迎...
上下片一二句对仗赞多音字这个厉害啦🍵
沧浪地名平,浪花的浪仄~~长度的长…长大的长……这个别致创新~挑战固定模式
西江月 故作多音多意字韵脚 未遇仙人不老,已逢莎草将黄。 秋风撒落涌沧浪,多少荻花浮浪。 说是红尘十丈,可堪碧泪千行。 相思有处夜悠长, 月下清愁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