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重庆
  • 花落谁家?

    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评选结果集中公示,濮阳4家单位榜上有名! 12月15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集中公示了第八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以及2020年...

  • 120
    中华第一龙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龙文化遗存,它由四组蚌塑动物图案组成。 第一组位于一座墓穴中,墓主人为老年男性,在他的两侧是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造型,西...

  • 潜规则

    有约稿谈潜规则,感觉话题有点大,浅说一二吧。 潜规则是权力的衍生品,权力是“鸡”,潜规则是“蛋”。人情社会免不了派生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叠加利益驱动、私欲膨胀等...

  • 120
    炒股那点事

    股市是个大熔炉,入股市者,均抱有盈利的梦想,而实际博弈之后,梦想成真者凤毛麟角,损兵折将者却为数不少,何以至此?窃以为,几个关键词:心态、需求侧,切换、等待。 ...

  • 120
    龙山小记

    濮阳地处平原,百里沃野,一马平川,没有山。没山,感觉没意思,就人工堆起了一座山,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龙山。远望,长龙卧波;近观,林木葱郁。虽然是一座缺少石头的土山,但蜿...

  • 120
    魔都,你好

    以前,我对这座城市的想象,应该是那高大壮观的东方明珠,巍巍耸立的高楼大厦,而他给我影响最深或者说我接触最多的,却是那热气腾腾的早餐,准点发车的地铁,还有,还有那跟我一样出门打...

  • 120
    徒步丈量“天中”小城

    会议结束了,承办方安排的很周详,安排接送的车已在门口等候,我婉言谢绝了。服务会议的工作人员早出晚归,前后忙碌,已经很辛苦了,客走,主才安。 第一次来这座城市,一直忙...

  • 120
    从坚持到习惯

    日复一日的坚持去做1件事情,会经历几个阶段。 1.刚开始痛苦非常困难 2.你会看到少量收益,觉得去做的难度没有那么大了 3.你会发现去做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压力,甚至不做还有...

  • 120
    登山随笔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因为出差开会,第一次走进嵖岈山,一睹奇山的险峻、碧水的秀美。 下了车,迎面一块巨石上写嵖岈山三个字格外醒目,穿过石牌坊步入山门,两座石拱桥分列...

  • 120
    写了10w字以后,你会得到什么?

    今天突然发现,自己在简书已经码字超过10w+了。从没想过,原来10w+是一个离自己这么近的数字。 公众号的更文没有破千,工资存款没有破万,居然有一天写文写到了10w字,看来离...

  • 120
    冬游中原

    12月10日,参加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老家河南·冬游中原”启动仪式,在风景秀丽的驻马店嵖岈山风景区进行举办。冬季文旅消费季已拉开大幕,近段时间,省内各地纷纷...

  • 活力濮阳:奏响新时代大合唱

    善作者善成。濮阳创建工作,全指标贯通,全目标管理,全要素融入,全社会动员,从各级领导支持到政策体系健全,从设施建设全域开花到社会体育全民参与,从节会赛事精彩纷呈到极限运动超...

  • 120
    极限运动 异军突起

    近年来,濮阳极限运动异军突起,发展迅猛,高起点建设了全国唯一的综合性极限运动基地,成为我国第一家同时拥有滑板、小轮车、冲浪、攀岩全奥运项目的极限运动基地。人工冲浪池规模亚洲...

  • 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

    “去哪里健身?”曾是困扰濮阳市群众的一大难题。而今,在市城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97%;在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覆盖率90.5%。老百姓健身可乐享“家门口”的便...

  • 濮阳:乒乓之城

    濮阳,是以乒乓球为底色的运动之城,兴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四十余载长盛不衰,是中国乒协(濮阳)乒乓球实验学校所在地,中国乒协濮阳训练基地、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培养出了7...

  • 你的文章没有人看就对了

    今天是我接受日更调整的第七天,在写之前翻看了很多简书上面的文章,没有什么新颖的东西和有用的内容。一部分是在记述自己的生活点滴,还有一部分文章则是在抱怨自己文章的阅读量太少,感...

  • 120
    运动健身,像一把“金钥匙”

    初冬时节,公园里、广场上、龙湖边,晨练的身影随处可见,有的踏歌曼舞,有的结伴而行,健身操跳得淋漓畅快,羽毛球打得笑语欢声……在濮阳,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人们热衷运动,乐享...

  • 120
    家门口的那条大河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是老家河南的根脉,流经濮阳市167.5公里,河面宽广、气势磅礴。沿黄之畔,大堤两侧,优美的景色、深厚的文化积淀、便利的交通、淳厚...

个人介绍
一个老新闻人,始于电视,途径报纸,终落景区。流连于花草树木间,所思所想所历所识付诸笔端,为时光留痕,点滴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