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宅巍 李德英 摘自《南京大屠杀全记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夏日的首都。在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广场中央,修建了一个巨大的灰色炸弹模型。它孤零零地竖立在那里,与四周灯红酒绿的环...

作者:孙宅巍 李德英 摘自《南京大屠杀全记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夏日的首都。在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广场中央,修建了一个巨大的灰色炸弹模型。它孤零零地竖立在那里,与四周灯红酒绿的环...
作者:张维成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五日,侵占安庆的日本侵略军,为打通皖西南的旱路,直逼武汉,先遣一个师的兵力,沿安宿公路进取潜山。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林森三个团的主力军,在我镇棋盘...
2025年3月24日,笔者随省电视台专题栏目组记者杨昱,初次拜访了徐东旭老人。同年8月21日下午,我再度造访潜山市源潭镇火龙岗,聆听这位期颐老人平静而有力地回溯往事——从少年...
作者:孙宅巍 李德英 摘自《南京大屠杀全纪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在抗日烽火的召唤下,中华大地两个巨大的板块,正在重新结合。敌对了10年的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正在通过多种渠道...
本故事根据百岁抗战老兵徐翁东旭老先生和徐洪才先生口述材料整理。作者:徐志杰 2022年的夏天,江淮大地被蒸腾的暑气裹得密不透风。青田火龙岗的老樟树下,96岁的抗战老兵徐东旭攥...
作者:孙宅魏 李德英 摘自《南京大屠杀全纪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畔的枪声,震醒了沉睡的大地。在日本军队的一再挑衅下,中国军队忍无可忍,英勇地开始还击...
摘自《潜山县志》 江才喜(1918-1972),源潭双峰村人(今源潭镇三河村),贫苦农民出身。11岁时,父亲病亡,兄妹相继夭折或离家出走,只留他一人与母亲讨饭为生。解放后他参...
烈士张子旺系今潜山市源潭镇三河村田湾人。 谱载:公子旺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九月二十二日酉时。卒于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六日。葬光凸有碑。 《潜山县志》载有张子旺烈士。烈...
“国庆十项工程”: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宮、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华侨大厦、钓鱼台国宾馆。 提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