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

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正确率:68%,易错项: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的相关知识。 A项,...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
(2018年高考海南卷第1题,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答案B 解析 隶书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而得名,...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杄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为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根据题干并结合...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
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
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答案C,正确率:33%,易错项: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
(2019高考全国卷2第24题,4分)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
(2019高考全国卷3第24题,4分)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