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回老家的路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刚听来的真实故事。上高中的哥哥听完,脱口而出:“这女的太蠢了。” 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评论? 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25岁的山西姑娘,从小...

这个周末回老家的路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刚听来的真实故事。上高中的哥哥听完,脱口而出:“这女的太蠢了。” 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评论? 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25岁的山西姑娘,从小...
今天听了满耳朵都是“一人公司”这个概念,就是你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在这个AI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我不得不去想:我这个“公司”是如何运作的?我生产什么? 我目前失业在家,没有实...
家人一起聊天,不知哪个话头扯到早年存钱的事。 八九十年代的苏北农村,普通老百姓大多没有把钱存银行的概念。一年到头余下点钱,先用手绢包起来,再包层塑料纸,用绳头系好,放粮食缸里...
婆家西院住着一对耄耋老人。婆婆管他们叫“二姐、三叔”,也不知这辈分是怎么论的,我们只好跟着喊“二姑、三爷爷”。 三爷爷曾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媒人。他有个已经泛黄的小本本,堪称他的...
赚钱,才是你最大的体面 |当你穷过一次,就什么都懂了 曾几何时,我们笃信情感无价,真爱至上。直到某天,至亲突发重病急需手术,而你掏空所有积蓄仍凑不够押金,那一刻才会突然清醒:...
表妹在一所国际学校找了份工作,学校今年提前两周结束暑假。她把五岁的儿子送到我家,白天去上班,由我帮忙照看。 孩子和我这个做大姨的很亲,不哭不闹。他不是跟在我屁股后面转,就是频...
有年头没有自己蒸馒头了。去年11月底,爷爷奶奶从老家带回苏州一袋小麦面粉。经过冬、春、夏三季,如今又入秋了,这袋面粉还是没吃完。我抖了抖口袋,看着剩下的面粉,想着如果能蒸上几...
今天,在表妹的陪同下,我终于去交警大队处理完了那起拖了大半年的交通事故。 结果:我全责。 做完笔录,交完材料,签完字。 事情,似乎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而我左腿里的三颗钢钉,却...
回想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苏北农村镇高中读书时,信息闭塞,对大学和专业知之甚少。那时普遍认为,无论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考上就意味着有希望、有活路。高一那年,看到高三学姐考上“狱警...
一九九三年之前,我家住茅草房。我自己的两个孩子是在苏州出生成长,他们想象不了母亲住茅草房的情形。茅草房的茅草是麦秸,不是打了麦头之后就可以用,要先做处理:把麦秸外皮的枯叶去掉...
听一个博主分享,说他儿子在老家农村和父母一起生活。孩子的眉心长了个肉瘤,碰破后出血不止,孩子痛得直皱眉。博主带孩子去了县城的两个医院,一个推给皮肤科,一个推给外科,结果谁都不...
刚看一段影视剪辑的精彩片段:寒冷的冬天清晨,一个青年男子哈着手,来到一个煎饼果子摊前,缩着头搓着手,对老板说:“来个煎饼。”老板忙着招呼:“好嘞。”男子接着说:“不要葱,不要...
家里的打印机坏了,我又急需要打印几份文件,看时间是晚上9点,就拜托十七岁的大儿子帮妈妈跑一趟,去到小区里的打印店。熊孩子磨蹭到9点半才去,结果打印回来的三份文件,其中一份还打...
今天听到一段鸡汤文,让人很难受。它说:“一个人这一生,最该学会的不是挣钱,也不是打扮自己,而是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都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它还宣称:“出生你没办法选择,婚...
听一位母亲分享她和儿子在香港的蜗居。这位母亲和儿子同住的卧室仅7.5平米。母亲的床在书桌的上铺,儿子的小床——70公分宽——则是从墙缝里“挤”出来的“特等座”,紧贴着窗台,刚...
借外国朋友之口,说我们只会吃生活的苦,却不懂享受生活。这种言论并非始于今日,而是多年来不绝于耳。例如,常有人假托德国人之口,用倒装句这样说道:“你们知道德国人是怎么评价我们中...
妹妹这周休假,想把孩子和老母亲带去连云港海边玩一趟。老母亲说什么也不去,她哪也不要去。不是怕费钱,就是不想。真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去远方的梦想,我们老母亲没有,我婆婆也没有。特...
今天听到了一个让人想哭的笑话。有个老父亲喊话他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儿子,说:“家里已经供不起你工作了,你还是回家吧。”原来,这个年轻人在一线城市上班,每个月工资有5000元,但算...
老母亲说她这两天在忙着喝升学宴的喜酒,连着赶了两场:一场是庄邻家的,一场是亲戚家的。庄邻那家是我们周姓在庄上最德高望重的那位,我喊他老太爷的,他家孙子考学。我问考了什么大学,...
我是75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跟在父母身后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时,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离开土地,去往更广阔的世界。那时,多少父母期盼孩子“鱼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