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木木草央 你在为自己辩解,而我只想为被你挂上标题的那个素未相识的孩子辩解。你尝到被人强行归类以点概面全盘否定的滋味之后要别人不要以只言片语揣测你的为人的同时却仍以远远的一面之缘去推断一个孩子的人生,这样做,不对。
    “熊孩子”本来就是一个恶意满满的模糊称谓,是社会的戾气在网络上放大之后找到的一个最无力反抗的对象作为落脚点,使整个社会尤其是网络空间里对孩子的顽皮越来越欠缺宽容和耐心,理所应当的喊打喊杀,因为“熊孩子”这个称谓太好用了,从大声喧闹到故意伤害统称为“熊”,把无数有着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不良言行或仅仅是不得体的行为的孩子归于一类,称他们未来大概率会对社会有害亦或有受到“社会的制裁”。
    也许你想论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这次你选错了角度,用错了方式。你只能推断孩子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欠缺家长的指导和管束,不能断定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拥有怎样的未来以及拥有怎样的家教环境,就像我通过你的一篇文章只能看到你的一个侧面,如你所说,还看走了眼。

    今天我高高兴兴地去喝喜酒,却遇到了一个熊孩子……

    今天中午我去一个高中同学那边喝喜酒。她的喜宴设在镇上的一个酒店里。一共有十几桌都摆在一个宴厅里,正上方的台上摆满了气球,放着好听的背景音乐。但是没有请主持人或者司仪。 我们这...

  • 你这样类比是不对的。
    文章开头那个小孩的席间喧闹行为并不比你的诅咒来的可恶。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无法忍受席间噪音时你有很多方法去终止这种行为,但是你没有,而是将不良的情绪郁结于心,不断的折射放大。
    网络上有很多和你类似心态的人存在,大多在真实的世界中懦弱而敏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法正确消化负面信息以至于内心变得稍带偏激和阴暗,你将你对书本上的,社会新闻出现的,以及亲历目见的不良少年的反感完全投射到了宴席上那个孩子身上时,你是不自知的,当你写下文字时仍然延续了这种状态。
    年幼的生命即便没有特权,也理应有基本的人权,他应该对他的不文明行为承受白眼和谴责甚至是厌恶,但如果说他长大没有好下场,老天来收他,甚至把刑事犯划等号就欺负人了。希望你再次遇到你口中的熊孩子时,特别是那些学龄前儿童,能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别忙着扣上“未来的犯人”这种帽子,对他们不良行为能分清轻重才能真正做到就事论事。

    今天我高高兴兴地去喝喜酒,却遇到了一个熊孩子……

    今天中午我去一个高中同学那边喝喜酒。她的喜宴设在镇上的一个酒店里。一共有十几桌都摆在一个宴厅里,正上方的台上摆满了气球,放着好听的背景音乐。但是没有请主持人或者司仪。 我们这...

  • 2019-01-21

    梦一: 夜场的人流把我们冲散了,我也不打算打探她的去向,只随意的融入人群,找个位置坐下来,迫不及待的喝上一口。 我感觉今晚的DJ不在状态,穿的很少,但有些胖,舞台中央有一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