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草央 你在为自己辩解,而我只想为被你挂上标题的那个素未相识的孩子辩解。你尝到被人强行归类以点概面全盘否定的滋味之后要别人不要以只言片语揣测你的为人的同时却仍以远远的一面之缘去推断一个孩子的人生,这样做,不对。
“熊孩子”本来就是一个恶意满满的模糊称谓,是社会的戾气在网络上放大之后找到的一个最无力反抗的对象作为落脚点,使整个社会尤其是网络空间里对孩子的顽皮越来越欠缺宽容和耐心,理所应当的喊打喊杀,因为“熊孩子”这个称谓太好用了,从大声喧闹到故意伤害统称为“熊”,把无数有着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不良言行或仅仅是不得体的行为的孩子归于一类,称他们未来大概率会对社会有害亦或有受到“社会的制裁”。
也许你想论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这次你选错了角度,用错了方式。你只能推断孩子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欠缺家长的指导和管束,不能断定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拥有怎样的未来以及拥有怎样的家教环境,就像我通过你的一篇文章只能看到你的一个侧面,如你所说,还看走了眼。
今天我高高兴兴地去喝喜酒,却遇到了一个熊孩子……今天中午我去一个高中同学那边喝喜酒。她的喜宴设在镇上的一个酒店里。一共有十几桌都摆在一个宴厅里,正上方的台上摆满了气球,放着好听的背景音乐。但是没有请主持人或者司仪。 我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