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每自试秋醪,怕向西风捋二毛。 三十七年高不胜,从来未肯独登高。
重阳每自试秋醪,怕向西风捋二毛。 三十七年高不胜,从来未肯独登高。
凫雁别沙洲,依然向蜀游。 山中叠秋叶,身上拥新裘。 一岁浮云去,清江万古流。 停杯恼人事,不似少年愁。
欲作秋游久不晴,牢骚夜雨灌江声。 人间岂许长如意,一似西风逐雁行。
功名漉尽黄沙里,石上徒悲有二丝。 莫近长河思故事,最难称意壮年时。
桂黄淋断无花续。滴处寻常绿。和衣几复坐三更。自是闲愁难绝雨难晴。 茶汤已沤琉璃盏。直饮无须换。这般天气几时休?便是不悲秋者也悲秋。
其一 孩儿唤我伏身下,才见丛中一小瓜。 只是不争高挂处,青青野草亦能遮。 其二 人情总把性情磨,生计囹余少见荷。 小子归来持菡萏,忽然欲唱采莲歌。
男儿自古易秋悲,昨夜西风露一枝。 快步千阶生意气,龙岗阁上卷云飞。
蜀地千秋一悲壮,嘉陵水去自潸然。 圆丘认是桓侯冢,大柏苍虬亦可怜。
此去龙门旦暮行,匆忙不入洛阳城。 吊君者是诗家子,一诵君诗泪纵横。
大暑入山中,时来每不同。 林间滋意气,世上厌囚笼。 野草分三径,家猫睡一弓。 柴门未拴锁,锄豆在溪东。
凭酒安能销块垒,牢骚两句自成诗。 问余何事愁如此?逝水川前子曰时。
凭君莫怨覆舟水,五顷田余一束茅。 廿四史书成惯例,每三百载见黄巢。
佐酒樱桃烹肉笋,榴花镇日坐柴扉。 此间忘却身难瘦,更有枇杷一样肥。
其一(新韵) 巴山春后久无雨,汉水不得截一湖。 望北沙洲连岸阔,向南能涉小儿足。 其二(平水韵) 雹打秧苗沙覆麦,这般天气几时休? 我虽不识农耕苦,但见农人坐地愁。
别样人家花错落,无穷碧树叶繁荣。 樱桃烂熟李才结,穿插黄鹂三两声。
春分花气隔窗闻,翠竹翻波颜色新。 随意庭前风过处,几株野草亦熏人。
西江月.丑奴儿是少年愁 品味无非汾酒,说愁莫过辛词。突然对镜见银丝,且拔休言老矣。 年少层楼上遍,天凉一曲听痴。钢琴快奏古人诗。我与稼轩同喜。 七绝.娇莺不懂黄四娘 尤羡成都...
山乡人迹少,微雨溅春泥。 稀白两三杏,高鸣四五鸡。 升烟纭树杪,流水折村西。 不绝呼声近,追来是小儿。
一梭烟雨笼山形,两片梧桐混草青。 颜色调将天未布,东君染使画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