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糕小糕,今天给大家推荐几本我最常看视觉笔记类的书,国内书籍和国外的主要区别,在于画图风格的不同 或者说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画图风格,每本书都有大量的配图。画视觉笔记,以...

你好,我是糕小糕,今天给大家推荐几本我最常看视觉笔记类的书,国内书籍和国外的主要区别,在于画图风格的不同 或者说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画图风格,每本书都有大量的配图。画视觉笔记,以...
前言: 本来小编是打算把《海贼王》某集的精彩片段以系列视频发出来的,但是审核太严了,版权不通过,导致小编辛苦剪辑的精华视频也发布不了。 既然如此,小编就以图文代替,附上集数和...
前言: 国庆黄金档《无双》因其特有的港剧风格,再加烧脑的剧情,从而获得了口碑炸裂的效果,不少看完《无双》的观众,在走出电影院时,脑子里想的还是电影中的情节,不断的想要将最后9...
继2017年10月回归的《行尸走肉》第八季之后,时隔一年,2018年10月7日,《行尸走肉》第九季正式回归了。 想当初,入《行尸走肉》的坑是因为丧尸题材新颖,但是到了第八季却...
现象发觉: 最近我看到好的信息或功能之后,觉得对大部分人都有很大好处,于是会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情,或者使用某些便捷的功能。结果每次都有朋友疑问:“你转这行了吗?...
1、提出问题: 自己目前最尖锐的问题 2、寻找答案: 搜索引擎-书本-高人(自己能解决的就先不要浪费他人宝贵的时间) 3、解决问题: 利用找来的方法实践 4、梳理整合: 将上...
2018年初,我在自己的梦想板上写下了一个神圣的职业:职业生涯规划师。 为了对得起这个职业,我开启了升级打怪之路,不断学习,从新精英基础班到版权课再到实战班,一路狂奔; 为了...
@乔帮主话职场 谢谢乔帮主、何思源两位老师,文章看完也有引用补充观点,使得这篇文章真正为读者所用了,世界多一些像两位老师这样爱分享真才实干的人该有多好!我也正在努力,以前辈为榜样!
没有变现的付费学习都是耍流氓2017年买了那么多课程,你都学完了吗? 2018年加入了那么多社群,你收获了吗? 学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道理,你升值加薪了吗? 被掠夺的注意力和沉睡的知识 2017年是知识...
来自00791班何思源的点评:
【文章评分】8
[逻辑结构10’]9 结构清晰,有自洽的逻辑链条;
[文字功底10’]8 精当简明有张力,记者式风格,充分尊重读者的注意力,我非常欣赏;
[价值启发10’]6 帮助广大学习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过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
【我的收获】
1、对话式的设问有很强烈的场景代入感;
2、文章的配图很精妙,恰如其分地增加了文字的说服力,作者如此走心,这样的写作态度值得学习;
3、文章结构清晰很容易做到,但是逻辑性强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帮主的文章逻辑链条非常清晰,让读者能够跟上思路,看得出经历了自己的深入思考。
【我的疑惑|我的建议】
我特别能理解乔帮主的初心,本文也确实能够帮助广大学习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我想帮主是打算对目前付费学习的痛点开炮,也就是:职场需求和学习内容不匹配。
[闪电]不过,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和需求不匹配,真是“付费学习耍了流氓”吗?
虽然现在有一些鱼龙混杂的付费内容,但如果把视角拉远一点,我们会发现:不一定是内容出了错,而是学习者的目标管理出了错。[玫瑰]
[闪电]所以,本文逻辑看似自洽,但需要注意主旨的适用边界。因为对于读者来说,很容易头脑一热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从不分青红皂白的学习转向急功近利的学习。
好的文章,要学会“降维”,从作者的认知高度,降落到读者的认知高度,与读者比肩,做读者真正的引导者,引导他们看清事物的全貌。否则,读者只能仰头看到你的指挥棒,这样很容易走向新的错误方向。
所以,我的建议是:觉得如果能够在结尾增加一些对主旨适用边界的探讨就更好了,比如:
1、是否不能变现的知识就是不值得学的知识?那得到app上的西方美术史、音乐会值不值得学?
值得学习,但知识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我们需要认清自己当下的需求。这也是“美术史、音乐会”虽然很有价值,但不能作为职场核心能力的原因。
2、如果追求“变现”,变现的周期多长算是合算?今年升职加薪,还是提升认知、十年内有突破性改变?是不是今年加不了薪这个东西学的就没用?
我们追求的不是金钱的变现,而是职场核心能力的“变现”,而金钱只是职场能力的副产品。而职场核心能力,可以快速入门、逐步提升、长期起效。所以针对“职场核心能力’的目标管理,与短时变现没有直接关系。
【推荐语】
为什么你付费学习这么久,仍然没有升职加薪?
——谈谈“职场核心能力”与“付费学习目标管理”
2017年买了那么多课程,你都学完了吗? 2018年加入了那么多社群,你收获了吗? 学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道理,你升值加薪了吗? 被掠夺的注意力和沉睡的知识 2017年是知识...
嗨,我是饼哥。 因为快要毕业了,最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留港工作太难了,公司要求的能力太高。” “他进了那么好的公司,他的能力肯定比我厉害很多。” “这个工作太难了,我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