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将荆州(南郡部分)借给刘备之时。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大军回到北方,留曹仁、徐晃留守江陵(南郡治所),乐进驻守襄阳(南阳郡南部重镇),周瑜率领孙刘联军趁胜攻打南郡。 但南郡...

孙权将荆州(南郡部分)借给刘备之时。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大军回到北方,留曹仁、徐晃留守江陵(南郡治所),乐进驻守襄阳(南阳郡南部重镇),周瑜率领孙刘联军趁胜攻打南郡。 但南郡...
不分伯仲。 白马之战,颜良的兵力大概在一万人左右,关羽和张辽率领的援军大约在五千人左右,实力对比,颜良要强于关羽和张辽。 考虑到守白马的刘延被颜良围在了城中,援军和颜良交战时...
刘协比他哥哥刘辩并没有强到哪里去,顶多是差生中稍好一点的学生而已。 董卓判定刘协强于刘辩,单纯依赖两人的言辞,董卓跟刘辩对话,刘辩懦弱不能言,跟刘协对话,刘协能完整的把话说出...
很遗憾,刘备集团是个非法政权。 汉献帝刘协在许都,那汉政权的正统就在许都,刘协才是真正的汉天子,曹操也是真正的汉丞相,而不是汉贼。 让荀彧舍弃正牌天子去投靠一个非法的流亡军事...
孙权这个三国英主,除了军事能力不及格外,内政、外交、用人可以说是一流选手。 在这一点上,孙策早就把孙权看透了,他给孙权的评价是:“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
孙权更薄情寡义,司马炎更宽厚仁德。 孙权称帝后,把自己的父亲孙坚追尊为武烈皇帝,而把孙策追封为长沙桓王。 仔细追究下来,孙吴的实际奠基者应该是孙策而不是孙坚,是孙策将江东六郡...
高风险才有高回报。 范疆(《三国志》中记载是范强)和张达之所以要跑路,是因为受不了张飞的虐待。 张飞的性格是“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他对君子礼敬有加,对待士卒则随意打骂。这一...
刘协:朕躬德薄,今将皇位禅让于皇叔刘备,大汉必将万世不易。 刘备夺取汉中后,曹操还活着,孙权也活着,如果刘备能够趁势北伐拿下关中,再东出潼关消灭曹操,平定中原,然后再大军南下...
诸葛亮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在马谡之前,诸葛亮以知人善任为名,他推荐给刘备的庞统、蒋琬,都算是社稷之臣,没有让诸葛亮失望。 马谡也确实有些才华,诸葛亮平南中时,马谡提出的“攻心...
按照现在的视角来看,孙夫人这个女子就是个典型的“扶弟魔”,她可以为了帮助孙权,牺牲自己的色相和婚姻,嫁给一个大他二十几岁的糟老头子。 即使她和刘备有婚姻之名,有婚姻之实,也不...
外面有大军,但成都没有大军,况且成都主战派都战死了,只剩下投降派。 邓艾偷渡阴平后,刘禅还没有投降的想法,因为他内还有诸葛瞻,外还有姜维,还有本钱。刘禅便把御林军都派给了诸葛...
在乱世,又忠又勇的人是稀缺品。 关羽这个人在三国时期就是一个“异类”,身上叠满了各种属性,属于那种既有能力又无比忠诚的人,这种人是英主们最喜欢的下属,曹操自然也不能例外。 曹...
周瑜的“天下二分”更困难。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大军退回北方,荆州的南郡又被周瑜和刘备联合拿下,此时荆州被曹操(占据南阳郡)、孙权(南郡、江夏郡)、刘备(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
谋士们智商在线,但劝不住志得意满的曹丞相。 曹操拿下荆州后志得意满,北方被他牢牢掌握在手中,西北的马超韩遂名义上服从他,汉中的张鲁和益州的刘璋对他表示敬意,现在只剩下惶惶如丧...
因为魏延是谋反罪,按汉朝律法,谋反属于大逆无道,本人要被腰斩或枭首,同时夷三族。 这三族包括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不是后世所谓父族、母族、妻族,汉朝律法还没么变态。 魏延...
比上远远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读完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刘禅这个蜀汉后主,虽然能力不济、用人不当、骨气不足,但整体上还算个不错的皇帝。 你要是把他和其他朝代的昏庸皇帝放在一起...
关羽没想到孙权贼子这么卑鄙。 关羽在樊城被徐晃击败后,率军退守沔水,还是挡在了曹军解救襄阳的路上,这个时候关羽虽然是强弩之末,但还没有溃败,野战军建制完整,大不了就全军撤回荆...
对君子,无需多言,对小人,多说无益。 一篇《出师表》再感人,再有用,可毕竟不是灵丹妙药,它治不了一个凡人的平庸之病。 刘禅也就是一个中人之姿,他和诸葛亮刘备等人差着等级,你再...
很多人心目中的NO.1。 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描述了中国历史上六位杰出政治家,后世把他们称为“六大良相”。这“六大良相”分别是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战国时期秦国大良造...
老父亲临终前教导儿子的自谦说法,希望刘禅能够仁德爱人、勤政爱民,听听也就罢了,如果当真就有点闹笑话了。 刘备确实有一些人生污点,但远称不上黑历史,更谈不上德薄。 刘备受到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