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陕西
  • 冬去春来(八十四)

    老年要有好奇心,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不要以为人到老年,啥都活明白,也没啥想头了。如果执拗如此想法,对未知生活少了好奇、没了兴趣,那就真的老了,即使还活着,也没多大的劲...

  • 120
    冬去春来(八十三)

    闭关锁国年代,哪怕只隔着相邻,也有很多不可思议。更莫说隔着县、隔着市、隔着省、或更远更远的地方。那时候,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好吃米饭,几成大众思维定式。还有北方人口...

  • 120
    冬去春来(八十二)

    一直在观察澳洲的孩子,观察这些孩子,怎么就活得那么洒脱、那么开心、那么自在?难道这些个孩子,人人都是学霸、都是天才、都有着傲娇的资本?观察时间久了,才恍然大悟。这些个出...

  • 120
    冬去春来(八十一)

    当下的人呀,只要具备了基本条件,想去哪都不是问题。去到哪后,想要发表点所闻所见,只要不是犯忌的,都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人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思绪也如张开的翅膀,海阔天高没...

  • 120
    冬去春来(八十)

    活在当下的人,处在高科技时代,需要具有的心思,几乎难以想象。社会发展如此,人际之间交往,要不要多动点脑子,该算计得算计,该小心得小心,谨防一头扎下去了,就难以全身而退。...

  • 120
    冬去春来(七十九)

    在过往苦难岁月里,人的思路没打开,也缺乏想法。那个时候想到的,就是如何才能吃穿、不愁、啥事不干。要说那时的人,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也不符合客观实际。在那样的环境、条件...

  • 120
    冬去春来(七十八)

    人呀终其一生,最接地气的生活,也不过寻常。诗和远方虽然美好,也只能偶尔为之,终究当不了一日三餐。能当饭吃的,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家,身边转悠的那几个人。再把眼界放宽点,...

  • 120
    冬去春来(七十七)

    澳洲的生活,与人的交流,日渐疏淡;与自然关系,和谐亲密。何以如此,异质文化影响?老年性情变化?说不太清楚。 就我而言,亲近自然,不是被迫,出于自愿。原由是,澳...

  • 120
    冬去春来(七十六)

    过往有句俗言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用在当下,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当下的老人,或许受着进化的时代影响、表达的多样、抑或交流方式改变。不再满足絮絮叨叨、啰哩啰嗦,也不甘...

  • 冬去春来(七十五)

    人生真就如梦,转眼孙辈大了,儿女中年,我们也老了。这样的世代轮回,以前云里雾里,以为要隔很久很久,现在方知眨眼之间。人到老年,所思所想会多一些,除了活着的小家、大家,...

  • 冬去春来(七十四)

    老年的生活,不能太闲着,也不要老累着。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模棱两可,实则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毕竟比不得年轻时候,有底子撑着、有劲抗着。偶尔遇到不适,稍加注意,也就过去了。...

  • 冬去春来(七十三)

    随着人的慢慢老去,关于时间观念,也逐渐变得模糊。模糊的原因,当然还包括,少了时间约束。时间观念模糊,是好还是不好?要看是在啥条件下。如果有时间规定,又没记得住,就可能误...

  • 冬去春来(七十二)

    人的自信呀,还得建立在自我肯定上。如果自己都很犹疑,还老想着别人来肯定,笃定说不上自信。自信的人,往往为人谦和,态度沉稳。即便做成天大的事,也不会张牙舞爪,觉得有啥了...

  • 冬去春来(七十一)

    今年国庆、中秋节相继而至,八天长假比肩春节。虽然身在大洋彼岸,此刻心思全在家国。不敢奢谈何为爱国主义,但内心始终执拗,不管去多远、有多久,家国始终忘不了。这份真情、深情...

  • 冬去春来(七十)

    按照中国农历讲究,东北澳已经进入到浓春。当然进入到浓春的,还有整个澳洲、整个南半球。关于浓春的生态环境,不能以母国作为参照,这里的浓春,已有半个月不见雨,今后半个月,...

  • 冬去春来(六十九)

    不管老辈愿意不愿意,咱们的儿女们,已经当家作主,有了独属自己的生活。这种独属就是,可以接受老辈帮助,但不能啥事都言听计从。尤其是谁说了算的事,决不允许突破边际界限。还...

  • 冬去春来(六十八)

    人到老年的活法,有各种各样。要说谁的好、谁就不行,都不客观公正。好与不好,用不着旁人评价,要看自己觉得如何,哪怕别人不认可,也不要有丝毫介意。因为每个人的活,都是为自...

  • 冬去春来(六十七)

    还记得10多年前,女儿留学期间,放假回到家里,与我们聊到的趣事。她说那是一个周末,与相恋的男朋友,在商场门口闹别扭,阴沉着脸像要下雨。只见一位不相识的男孩,阳光灿烂的...

  • 冬去春来(六十六)

    在澳洲青少年打工,已成为社会普遍。打工不仅是贫困家庭所迫,更多的则是富家、中产家庭子女而为。早就得到社会价值认同。青少年打工,是不是违背法律,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此等...

  • 冬去春来(六十五)

    生活复归常态,平平淡淡才是真切。感觉布里斯班今年春天,来得有点慢,一个月都快过去了,还那么不冷不热。还以为是个体错觉,前几天湖边散步,碰上上海籍大哥,也是记事之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