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死了,最先发现尸体的小李大姑李翠,作为老李的姐姐,决定为弟弟办一个巨大的丧事,一是为之前小李婚事吃的憋找回场子,而是让众人看看李家的面子。四十桌丧宴盛大开摆,众人围绕老李究竟如何死的,为何死的争论不休,闹剧不断,而在最后老李的一封遗书,却让众人沉默疑惑。
后劲很足,但前文早已铺垫完美,老李的死在大家眼里没什么难过与惊讶,作为儿子的小李与妻子孩子远在别处,独留老李一人生活,就像开始李翠说的,若不是自己来的早,这尸体也就赶不上新鲜了,独自一人孤寂生活的老李,却在死后照样不声不响。
嚷着要给老李大办丧事的姐姐,却不是想念老李心疼老李舍不得老李,只是为了李家面子和之前的怨恨不满,一解心头之恨;
沉默表示小办少花钱的儿子,把父亲当成累赘,没地方给父亲住,让父亲一个人生存下去;
不会说不的李正天,之所以帮助老李,也是心善不懂拒绝;
尸体前哭丧的没有老李的孩子,孙子,亲戚,有的只剩下拿钱撒眼泪的跑腿儿,而唯一真正委屈倒在其前嚎啕大哭的陈静却又只是为了心中不满与愤慨而哭;
老李一生帮助的李家人们,死后来吊丧缺也仅是对老李的死好奇,除了闲话家常,再无其他。
眼花没花?买手电眼就是花了,眼花没花?能数星星眼就是没花。花了就是意外,没花就是寻死。
假的变成真的,真的说成假的,面子换不来尊重。可以是自杀,但不能是眼花,可以是轴,但不能是傻。
没人在意他活,死后也没人在意,他的亲人,孩子,朋友,都不在乎,人们在乎的只是吃席,闲话,好奇,热闹……
或许真的如老李遗书所说,明天无事可做吧,再无念想,再无期待,活着也是累赘,倒不如死了吧。
只可笑这封遗书公布之后,人们依旧议论纷纷,毫不满足,死了?怎么死的?必有说法……
 发简信
    
    发简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