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天津
  • 身体能感受到实体的痛和伤,心灵能感受到孤独、期待、渴望、自闭、忠诚。只有心灵才知道这些事情,如果我们注意聆听它。

    生命是平凡的,也是独特的

    科学研究需要一环扣一环,大家只公认一个结果;而一首美好的诗歌,却可以领悟出不同的意境。

  • 一个苹果,不必完全知道它的生长过程,就可以享用它。

    生命是平凡的,也是独特的

    科学研究需要一环扣一环,大家只公认一个结果;而一首美好的诗歌,却可以领悟出不同的意境。

  • 生命是平凡的,也是独特的

    科学研究需要一环扣一环,大家只公认一个结果;而一首美好的诗歌,却可以领悟出不同的意境。

  • @水墨依然 谢谢你😊

    文人记忆|百年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缅怀杨绛先生

    杨绛的一辈子始终活在书中,与书相依的百年也是信仰建立的历程。今天杨绛先生离世,于我们是扼腕叹息,于她,只是“回家”。本文仅先给在天堂的钱锺书、杨绛先生一家。 杨绛,钱钟书的夫...

  • @雅里 谢谢

    文人记忆|百年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缅怀杨绛先生

    杨绛的一辈子始终活在书中,与书相依的百年也是信仰建立的历程。今天杨绛先生离世,于我们是扼腕叹息,于她,只是“回家”。本文仅先给在天堂的钱锺书、杨绛先生一家。 杨绛,钱钟书的夫...

  • @雅里 安详离世,无牵无挂

    文人记忆|百年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缅怀杨绛先生

    杨绛的一辈子始终活在书中,与书相依的百年也是信仰建立的历程。今天杨绛先生离世,于我们是扼腕叹息,于她,只是“回家”。本文仅先给在天堂的钱锺书、杨绛先生一家。 杨绛,钱钟书的夫...

  • @雅里 送来送去,都是情义

    文人记忆|百年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缅怀杨绛先生

    杨绛的一辈子始终活在书中,与书相依的百年也是信仰建立的历程。今天杨绛先生离世,于我们是扼腕叹息,于她,只是“回家”。本文仅先给在天堂的钱锺书、杨绛先生一家。 杨绛,钱钟书的夫...

  • @览香 幸福大多都是过后在了解,悲苦大多都是事后才小看

    文人记忆|百年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缅怀杨绛先生

    杨绛的一辈子始终活在书中,与书相依的百年也是信仰建立的历程。今天杨绛先生离世,于我们是扼腕叹息,于她,只是“回家”。本文仅先给在天堂的钱锺书、杨绛先生一家。 杨绛,钱钟书的夫...

  •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
    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牢坚,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文人记忆|百年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缅怀杨绛先生

    杨绛的一辈子始终活在书中,与书相依的百年也是信仰建立的历程。今天杨绛先生离世,于我们是扼腕叹息,于她,只是“回家”。本文仅先给在天堂的钱锺书、杨绛先生一家。 杨绛,钱钟书的夫...

  •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计劝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

    文人记忆|百年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缅怀杨绛先生

    杨绛的一辈子始终活在书中,与书相依的百年也是信仰建立的历程。今天杨绛先生离世,于我们是扼腕叹息,于她,只是“回家”。本文仅先给在天堂的钱锺书、杨绛先生一家。 杨绛,钱钟书的夫...

  • 第三章导读:案例。

    住在古董房子的一位女士,几十年对房子内的物品只有管理权没有处置权。当长辈们都一一去世后,她已经忘了自己可以处置这些物品。当她参加了断舍离讲座后,开始清理房子。

    她一边清理房子内的物品,一边扔一边痛哭流涕。她扔掉的是几十年压在身上的大山一般。

    断舍离的意义不在于收纳物品,不在于摆放整齐,而是在于:重视自己的价值,重视自己的居住环境,把现在不配自己的东西清理出自己感受的空间。

    《断舍离》-览香文化导读

    览香读者俱乐部 ## 《断舍离》阅读时间:5月18日至5月31日 作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32开,192页 身边非常多的朋...

  • 第三章书评:在断舍离的过程中,要记住“以我为主角判断除非,而不是以物为主角”

    譬如:这件东西虽然是好的,新的,可以用的,但是我却不想,不能,不愿用它,那就应该合理处置它,送人或扔掉,而不是留在身边闲置。

    断舍离看似是物品的取舍,实际上是精神观念上的取舍,真正尊重自己,而不是塞不需要的东西给自己。

    《断舍离》-览香文化导读

    览香读者俱乐部 ## 《断舍离》阅读时间:5月18日至5月31日 作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32开,192页 身边非常多的朋...

  • 第二章导读:三种仍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

    扔不掉就是不想扔,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可还扔不掉,代表停滞和腐朽的灰尘和杂物。

    《断舍离》-览香文化导读

    览香读者俱乐部 ## 《断舍离》阅读时间:5月18日至5月31日 作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32开,192页 身边非常多的朋...

  • 第一章书评:断舍离与收拾的区别。将当下不合时宜或短期内不会在用的物品扔掉,而不是买更多的收纳箱子摆放。将居住/工作地方真正成为“住所”而非“仓库”。

    屋子里的东西,你都能够使用“掌控自如”,才不阻碍你的能量。扔掉廉价的物品,从外在感受自我价值的提升,从而推动人际互动中别人对你的认知/看法。

    蒙古人曾经是最能彻底实践断舍离生活方式的。因为游牧民族的移动居住特性,只带一些必要的物品。在避免囤积物品时,削弱了物欲,精神世界反而异常丰富起来。

    然而在蒙古国独立后,乌兰巴托八十多年的建市定居,餐馆和办公室的杂乱程度,让人无法想象。都市化进程势不可挡,物质欲望引起的囤积,或许某一天蒙古人再次需要重新断舍离。

    《断舍离》-览香文化导读

    览香读者俱乐部 ## 《断舍离》阅读时间:5月18日至5月31日 作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32开,192页 身边非常多的朋...

  • 序言书评:“欲望不需要被压抑,而需要穿越。穿越的方法就是追逐它,满足它。到了一定的时候当年精疲力尽,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才会发觉,原来想要的一切都在出发的地方等你了。”
    ——张德芬,倡导灵修人士,作者

    《断舍离》-览香文化导读

    览香读者俱乐部 ## 《断舍离》阅读时间:5月18日至5月31日 作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32开,192页 身边非常多的朋...

  •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

    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改变旁人对自己的看法,整体提升周围人的眼光和自己的感觉。

    他人的注视,是对我身体的再雕刻。——萨特

    《断舍离》-览香文化导读

    览香读者俱乐部 ## 《断舍离》阅读时间:5月18日至5月31日 作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32开,192页 身边非常多的朋...

  • 《断舍离》-览香文化导读

    览香读者俱乐部 ## 《断舍离》阅读时间:5月18日至5月31日 作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32开,192页 身边非常多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