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得很到位啊!从本子到演绎都讲到了。“营造生活”的剧本和演员们浮夸的演技,让小品变得越来越尴尬了。
谁啊,咋的啦,听到这句就觉得特恶心,貌似说了两三年了,这两个的小品真特么恶心
写的挺好,深刻。排版要加强。
分析很深刻,就是这样的。真正的幽默笑点是演员知道,但观众一点不能知道。现在是大家都知道了,演员还假装观众不知道,还有啥幽默的。
你的分析总结的很好,我很同意,现在很多小品想起来都是满脸的尴尬,以前春晚赵本山时代,除了赵本山的压轴外,同年其他小品作品也还可以,总之还是看得到有趣,现在的春晚,能有几个留得住观众的兴趣,看的满脸的尴尬,另外一点,政治的因素,强硬灌输一些政治宣传方面的,也真是够了,天天的新闻联播还不够,还要在春晚也来搞,看的都反感,我觉得,春晚,就是开开心心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刻,主题应该是欢乐,谁愿意在这个大年三十晚上的时候,看一些不高兴的东西,而且而且还硬要把一些政治上的宣传,伦理道德,搬到台上,以满足所谓的符合主旋律,例如,去年的春晚,我觉得辽宁卫视的要比央视的好,就说这么多,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多多批评。
春晚的小品越来越注重政治导向了,所以不顾是不是有生活,好作品也就难得了。
你写的有什么主旨吗?空无一物,琳琅茫然?
年关将至,家里人开始盼着回家。 上海的楼房不过是容身之所,是奔波忙碌之后的住处,真正能让我想念,让我在阳台上企图能眺望到的,还是家乡的那栋老宅,那个古色古香,...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那些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同学产生了一种真实而疏远的敬仰,因为我向往他们潇洒自如的神采,却不想亲身去驾驭那庞大的坐骑。因为儿时的经历,让我绝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