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诸山 敬亭山 《郡国志》及《宋永初山川记》曰:宛陵北有敬亭山,山有神祠,即谢朓赛雨赋诗之所。其神云梓华府君,颇有灵验。 盖山 纪义《宣城记》曰:登盖山一百许步,有泉。俗传...

江东诸山 敬亭山 《郡国志》及《宋永初山川记》曰:宛陵北有敬亭山,山有神祠,即谢朓赛雨赋诗之所。其神云梓华府君,颇有灵验。 盖山 纪义《宣城记》曰:登盖山一百许步,有泉。俗传...
河北诸山 大伾山 《隋图经》曰:大伾山,按《书》云"至於大伾"。又名青檀山,今名黎阳东山。 刘澄《山川记》云:黎,国也。《诗序》云:"黎侯寓于卫,卫以中露,泥中二邑处之。"以...
关中蜀汉诸山 吴山 《周礼》曰:雍州,其山镇曰吴岳。孙炎曰:雍州镇有吴岳山也。郭璞曰:吴岳别名开山。 《汉书地理志》:吴山在汧县西,《国语》谓之西吴,秦都咸阳,以为西岳。 郦...
商洛襄邓淮蔡诸山 白於山 《水经》曰:白於山,今名女郎山,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其兽多牜乍牛它羊,鸟多白鸮。洛水出于其阳,东注于泾也。 又云:洛水源出县北白於山。 又曰:汉...
河南宋郑齐鲁诸山 砥柱山 《水经注》曰:砥柱,山名也。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 《搜神记》曰: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
会稽山 《吴越春秋》曰:禹巡天下归,还越会稽,修国之道,以会计名山。 又曰:禹巡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中州诸侯。防风后至,斩以徇众,示天下悉以臣属也。乃大会...
王屋山 《列子》曰: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杂然相许。(杂,犹佥也。)其...
嵩山 《释名》曰:嵩,字或为崧,山大而高曰嵩。 《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国语》曰: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韦昭注曰:"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阳城,...
叙山 《释名》曰:山顶曰蒙,亦曰巅,亦曰椒。山脊曰冈。山大而高曰嵩,(嵩高称也,今中岳嵩山盖依此,亦作崧。)小而高曰岑,锐而高曰峤,卑而大曰扈,小而众曰岿,上大下小曰巘。山有...
地下 《淮南子》曰:东方之极,自碣石(碣石山,在东北海中。)过朝鲜,(朝鲜,东夷。)贯大人之国,(东方有大人之国也。)东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皆日所出之地。)...
地上 《释名》曰:地,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亦言谛也,五土所生,莫不审谛也。亦谓之坤,坤,顺乾也。 《说文》曰:元气初分,重浊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易》曰:坤元亨,利牝马...
丰稔 《诗序》曰: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 又诗曰: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箱既盈,我庾维亿。(露积为庾,十万曰亿。) 又曰: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
热 《释名》曰:热,爇也,如火之烧爇也。或曰,暑,煮也,如煮物也。 《说文》曰:溽,湿暑也。 《易》曰:暑往则寒来。 《书》曰:哲时燠若。 又曰:豫恒燠若。(君行逸豫,常暖顺...
腊 许慎《说文》曰:腊,冬至后壬戌,腊祭百神也。 《礼记月令》曰:孟冬,是月也,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天宗,日月星辰...
七月十五日 《荆楚岁时记》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 又曰:《盂兰盆经》曰:目连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钵...
五月五日 《大戴礼》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 谢承《后汉书》曰: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悌。临征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 又:《礼仪志》曰...
人日 《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七日为人日。(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以七种莱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
元日 《书》曰: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上日,朔日也。终,谓尧终帝位之事。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 又曰:正月元日,受格于文祖。(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舜服尧丧三年毕即...
立冬 《礼记·月令》曰:孟冬之月,是月也,以立冬先三日,太史谒於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亲率公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左传》曰...
冬下 《吕氏春秋》曰: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成刚;地不成刚,则冻闭不开。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人乎? 《周书时训》曰:小寒十二月节,雁北乡;雁不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