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译文】看不出人的品行,就算不上会识人;能识人却不能知人善任,就不能说是德高之人了。 ——【止学全集】“修身卷十”之四

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译文】看不出人的品行,就算不上会识人;能识人却不能知人善任,就不能说是德高之人了。 ——【止学全集】“修身卷十”之四
诚非虚致,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译文】真诚不能靠虚假得来,所以君子不使用诡诈之术;祸患由于自身而产生,小人很难战胜自己。对...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译文】采纳他人的建议就没有缺失,不中途停止就不会前功尽弃。小的地方存有瑕疵,大的节操就可以被葬送掉。尊敬他人就...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译文】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道德。不培养品行道德,人的才能就会用于偏邪,他就不是善类,他的下场便不能善终。 ——【止学全集】...
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译文】仁德的人喜好礼仪,是不愿欺骗和违背他的思想;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愚钝,是不想暴露他的真实思想。 ——【止学全集】“心卷九”之四
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译文】苦与乐没有一定的标准,它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的心态;光荣与耻辱存在着差异,但贤明的人却同...
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译文】不乞求别人,自己的尊严就不会受到伤害;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自己放弃希望、放弃努力的人,谁也拯...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译文】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正确的)思想可以制伏它;疑惑是没有尽头的,践行(实践)就能解除它。 ——【止学全集】“心卷九”之一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一译文】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正确的)思想可以制伏它;疑惑是没有尽头的,践行(实践)就能解除它。 ——【止学全集】“心卷九”之一
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一译文】宽厚并不能满足所有的人,严厉可以作为它的补充。恭敬对劝人行善并没有什么帮助,诤谏则可以教化他了。 ——【止学全集】...
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焉。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无结焉。 【译文】没有适当的名义就会惹来非议,让名义归正就一定要委屈自己了。疑惑不能解除仇恨就会加重...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译文】君子不计较过去的怨怼,计较过去的怨怼就会损害君子的品德。小人心存隙怨就一定要报复,这样的结果...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译文】君子不计较以往的恩怨,计较以往的恩怨会损害君子的品行。小人心有隙怨一定要报复,这样只能让我毁...
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弥祸不消。 【译文】世道不公平,人们的怨恨就难以停止。穷人与富人互相仇视,遍布的祸患就无法消除。 ——【止学全集】“释怨卷八”之一
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大,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译文】穷困不可以说富贵的事,贫贱不要去攀附富贵的人。忍受屈辱是最重要的,不发怨怒是最宝贵的。困境不是敌人,真正...
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译文】看视自己并不重要的人为人所重视,看视别人十分轻视的人被人轻贱。祸患从思想引发,如果把困境视为乐事,那么困...
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译文】看视自己并不重要的人为人所重视,看视别人十分轻视的人被人轻贱。祸患从思想引发,如果把困境视为乐事,那么困...
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译文】事情的变化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掌握,事情的根本不知停止就无...
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人处困厄是正常的,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境转化为顺境,有所不为是关键。 ——【止学全集】“蹇卷七”之一
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人处困厄是正常的,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境转化为顺境,有所不为是关键。 ——【止学全集】“蹇卷七”之一